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 7章 矽基生命探索(1/4)

作者:單純至深字數:10104更新時間:2024-03-29 04:07:36

    矽基生命是宇宙之中真實存在的另一種生命形式,會以何種方式生存與繁衍呢?與碳基生命相比,又有哪一些的差別呢?

    以我們對地球生命已知和可認知的演化規律作為參考:物種由低級、簡單向高級、複雜進化,環境的改變促使生命不斷的演化。以此為前提推斷矽基生命演化的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簡單原始的矽基生命

    某一雙星星係的一顆行星形成的23億年後,巨大的黑雲母產生意識並向行星的各類可能的岩石分發了意識,而後母體死寂,誕生了稱之為矽基生命的岩石類生物體,此事件稱之為母代起源事件。事件後的5億年間,原始的矽基生命體開始不斷的演化,基本形成了往後矽基生物門類的雛形。

    當意識母體死寂之後,初誕的矽基生命體盲目的遊覓在這個行星的地表各處。突如其來的生命覺醒顯然有些無所適從。雖然每一類矽基生命體從母體分發所獲得的意識均有不同,但是當中一項相當重要的基本原則被無差別的分發到每個生命體之中,這便是:生存。

    矽基生命剛剛誕生之初,它們當中的一些簡單的類似單細胞的生命體,或者是脫離母體控製的一些基本單元,並沒有完全意識到自己的存在,也沒有清楚的生存方向。這個階段的矽基生命體存在著極大的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因為它們還沒有適應到行星地表的環境,也沒有真正理解自己的意義和目的。

    就是在這樣的一種前提下,原始的矽基生命踏上了演化的曆程。

    矽基生命的物種門類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在母代起源事件發生後基本形成的矽基生命都有哪些種類。

    矽基生命基於不同化學性質的礦物、形成環境特征和特性,造就了生命特征有著明顯差異的生命體。以我們對生物的分類方式可以大致歸納為以下的分類:

    1. 岩石門:原始矽基生命中體型最大、認知能力最高的一類。由石英、輝石組成,一般有10-30米的高度,行動緩慢。具有類似於地球上的碳基生命體的一些特征,可生長,具有緩慢的自我修複能力。種群分布廣泛但數量稀少,往往是其他種類矽基生物的“捕獵”對象。由於善於偽裝,擁有與天然岩石的極高相似度,一般很難被發現和感知。

    2. 堅體門:屬於體型中等的矽基生命體,體長一般在3米以下。以氮化矽、硫化鐵、鐵矽和其他含有金屬的矽元素混合物為主要成分,具有高度的穩定性、高機械強度和高溫度耐受性,適應在極端環境中生存。一般隻出現在地表溫度較高的區域,比如火山活動頻繁的地區。這一顆活潑的星球有著為數眾多且大小不一的火山,所以此類矽基生命雖然活動範圍有限,但分布卻相當廣泛的,是一類較為常見和具有很強攻擊性的矽基生命體。

    3. 矽蟲門:屬於中小型的矽基生命體,體長一般在20厘米到1米不等,外觀上類似於地球的原蟲。形態相當的不穩定,可以隨著附近環境的改變而改變,適應各種不同的環境。以矽酸鹽和鋁為主要成分,形成複雜的生命體征。與其他類別的相比較,更接近於群體生物,主要以板狀類生物為“食”。當群體遇到危險時會聚集、堆疊一起,體型在短時間內增大,近似於擬態的行為可以模仿某些堅體類生物。擬態行為雖然不具有攻擊性,但還是可以“震懾”部分的敵人。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