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48章 打卡名人雕塑園(19)(1/2)

作者:一葉東清字數:4978更新時間:2024-05-16 01:42:34

    葉非雪來到三元樓一樓門口,金門鎖壁,門兩側廊柱上有楹聯——

    上聯:解元會元狀元 ,立三元為明誌

    下聯:懷古知古師古, 汲千古而樂今

    旁邊的售票員熱情地招呼葉非雪,葉非雪手機掃碼支付,兩張票三十元。

    一張十元的三元樓門票,一張二十元的撞鍾票。

    【家人們,我們馬上就可以進樓參觀了。】

    葉非雪拿著票,順著售票員指的方向走,參觀的人不多,隻有幾個人,他們都要從一樓南門進去。

    門口有三塊紫銅雕刻而成的白色祥雲圖鋪設在青石地麵上。

    【看到這三塊雕刻著祥雲路的銅板沒?跨過它們,就寓意著平步青雲,連升三級,再跨過麵前這扇大門,就寓意著越過龍門。】

    說著,她提腳踏過門檻,走進三元樓。

    【這裏,四周的木板上圖文並茂地敘述了一個廣為人知的傳說——鯉魚躍龍門。】

    【鯉魚躍龍門常被比喻科舉中舉等飛黃騰達之事,記錄這個小故事,應該是為了激勵學子像躍龍門的鯉魚一樣,逆流向上,奮發圖強,一舉考中。】

    【提到鯉魚躍龍門,主播不由想到了小時候看過的《小鯉魚曆險記》,這部動畫片就取材於這個民間傳說。】

    【發呆的小慫包:同一個小時候,泡泡,阿酷,美美。】

    童年回憶,讓葉非雪眼裏染上笑意,她將直播手機對準其他木板。

    木板上刻著三元樓的來曆和曆史,以及古代科舉製度的簡介。

    【從古至今,各朝各代選拔人才的製度一直在不斷變化,秦朝變法後實行按功授爵,漢朝實行察舉製與征辟製,魏晉南北朝實行九品中正製,而自隋朝起直到清朝都實行科舉製。】

    【隋朝開設進士科;唐朝太宗增添明經科,武皇開創武舉和殿試;北宋嚴格考試程序,實行糊名製;明朝采用八股文,清朝無改變。】

    【然後,看這幅古代科舉製度圖解,從這裏可以了解科舉考生高中的一路步驟。

    第一步:成為秀才,免跪免徭役。

    考生先要參加縣令主持的縣考,成為童生,再參加知府主持的府試,取得院試資格,最後參加省學政主持的院試,才能成為秀才。】

    【成為秀才後,考生才正式敲開科舉這一扇能改變人生的大門。】

    葉非雪微微歎氣,百姓辛辛苦苦供孩子讀書,第一願望不是當大官,而是成為秀才免去徭役。

    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就是秀才,很多人都難考中上岸。

    【第二步:成為舉人,有俸祿,有司馬豁免權。

    秀才參加由朝廷指派考官主持的鄉試,考過即可成為舉人

    一般舉人是不可以當官的,但明朝時期可以,雖然仕途上限很低。】

    【獨愛淵明:海瑞是舉人做官,但他官至二品大員。】

    葉非雪瞅見彈幕,笑著攤手。

    【海瑞可是真正有才的人,規則隻針對普通人而言,普通人舉人做官,可能最多不過縣令。】

    【第三步:成為貢士,入仕為官。

    舉人參加由禮部主持的會試,考過便由舉人成為貢士。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