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章 第2集《八識規矩頌》(1/5)

作者:妙音0字數:25016更新時間:2024-04-28 09:20:16

    請打開講義第二麵,倒數第三行的下麵:

    時戒日王,於曲女城舉辦法義辯論大會。

    那麽大師在印度總共是參學了十七年,那麽正當他要歸國的時候呢,這當中印度發生了一件事。說這個曲女城,這個曲女城事實上是一個國家的名稱,是一個印度的大國。為什麽叫曲女城呢?說是在久遠劫之前呢,這個國家裏麵的深山有一個修道的仙人,這個仙人他在修習禪定,從最初的散亂心,經過了欲界定、未到地定到色界四禪,得到禪定以後那他的色身就不壞,因為他在禪定當中有殊勝的三昧樂,這種三昧樂的加持,他的壽命已經到了幾萬年,他的色身不敗壞,但是他的色身已經像枯木一樣。那麽因為他經常是在大樹上打坐,就是偶爾到下麵去散步了,吃一些水果,所以大家就稱他作大樹仙人。

    這個大樹仙人,他偶爾在入定,但是有時候也出定,他到深山裏麵去采一些水果吃。有一天呢,他到樹下來采這個水果的時候,這個時候國王帶著他的女兒,一百個女兒,遊山玩水。這個仙人看到這個女兒以後,就動了凡夫的這些欲。

    那麽動了欲以後,他就跑到國王那個地方去,希望國王把他的這個女兒嫁給他。那麽這個國王愛著這個女兒的緣故,就一一地詢問他的一百個女兒,哪一個人願意嫁給這個仙人呢?每一個女兒都不願意,因為他這個看起來又是老又是醜的。那麽最後這個最小的女兒,很孝順,就說:我們今天要不嫁給他,這個仙人有禪定的力量,他一入禪定的時候會把我們國家給破壞掉的呀。那麽小女兒就願意犧牲,就嫁給這個仙人。

    那麽這個仙人的意思是要他的大女兒,但是來了一個小女兒,就很不高興,就找國王理論。國王說:我沒辦法,我當初也問過她們呢,他們都覺得你是太醜了,太老了,不願意嫁給你。那麽這個仙人一氣之下,入了定以後,所以這個世間,這個禪定如石壓草,那麽遇到惡因緣的時候,他起了一念的嗔心就咒願,把他九十九個其他的這些女兒都把她變成了駝背了,這個脊椎骨就挺不起來,變成駝背了,隻有他的小女兒沒有駝背。那麽從此以後,這個國家就叫曲女城,就是這樣來的。就是這些駝背的女眾太多了,叫曲女城。

    那麽這個曲女城傳了幾代以後,傳到了戒日王,這個人是有德行的人,有道德的人。這個戒日王在當時五印度是個盟主,雖然這個印度不是統一,但是他是共同的盟主,他不但武功高強,而且他這個人有德行。

    這個戒日王,他從傳記看,他有兩個很殊勝的功德:第一個,他這個人很有慈悲心,戒殺,命令他的曲女城的國度裏麵呢,除了必要以外,不能隨便殺生,或者定期都要吃素,定期的,有固定的日期,都要全素的,這第一個。

    第二個,他對這個布施,這個布施波羅蜜呀,他也修得很不錯的。他每隔五年要舉辦一個布施的無遮大會,把他所有的東西,他所受用的珍寶,乃至於他的衣服、杯子,把他所有的東西全部拿出來,麵對與會的大眾,你要什麽就給你什麽。布施到最後他全部的東西都布施出去,連衣服都布施出去,他隻能夠拿一塊布把自己的身體遮住。

    布施了以後呢,所以這個人的福德力也不得了,五年以後其他的小國又供養他很多東西,他又很富有。五年以後又開始做無遮大會,把所有東西全都布施出去,施舍到最後隻剩一塊布。那麽他每五年舉辦一次無遮大會,舉辦的第六次的時候——三十年,他在位三十年,那個時候他已經晚年了——第六次的時候,他知道他這是最後一次辦無遮大會了,所以他非常慎重。他辦無遮大會之前他又蓋了一個大廟,使令出家人能在這個廟中安身辦道。

    但是這個時候,這個無遮大會第六次的時候,他因為這個時候他晚年已經完全學佛了。他早期的時候不完全學佛,戒日王,至少他遇到玄奘大師之前呢,還不完全學佛。他後來遇到玄奘大師以後,跟玄奘大師談佛法,就完全地皈依佛法,那個時候戒日王是晚年的時候。

    所以這次的布施無遮大會,他對出家人又特別恭敬,婆羅門就很不高興,說:以前,你們辦無遮大會的時候,我們婆羅門也是站在跟佛教的僧眾平等的地位,現在的大王,偏袒佛教徒。那麽婆羅門的主就派了一個人,把他所蓋的寺廟把它燒起來。這個時候,整個寺廟那個是完全燒得很厲害,用水救是沒辦法了。

    這個時候戒日王這個屬下報告說:哎呀,大王,我們剛剛蓋的這個寺廟燒起來了,本來是應該是在這個無遮大會的時候正式啟用,讓出家人安身辦道,現在燒起來了。戒日王帶著隨從到了寺廟以後,他就咒願,他說:願我生生世世所修的福德一時現前,假設我的福德是真實的話,世界上真實有福德的話,我跳到火裏麵,這個火要馬上消滅。如果我修的福德不真實,那麽就讓我跟這個寺廟共同的犧牲。

    那麽他咒願以後他這身體就跳到大火去了,跳到大火以後那個火突然間就熄滅了。這個人的福報力,這種境界,把他多生多劫的福報一時現前咒願在這個地方,那個力量很大的。

    你看他每五年辦一次無遮大會,全部的都布施出去了,一點都沒有剩呢,剩下一塊布而已。所以這個人的福報也是,真的,這個時候就把這個熄滅了。熄滅以後呢,他這次,他想,他這次是這一生當中最後一次的無遮大會了,所以他也就辦了一個法義的辯論大會。

    因為當時的印度思想非常的複雜,有大乘,大乘裏麵又有空宗、有宗,又有小乘的部派,也有婆羅門的教派。這個時候他想要抉擇,到底什麽樣的教法是合乎諸法真實相,是最圓滿的說法,是真實能夠解釋宇宙人生真相的。

    所以這個時候,他就在這個每五年的一個無遮大會當中,在曲女城,就是他的國家裏麵,舉辦了法義辯論大會。這個大會當中,邀請了佛教大小乘僧跟婆羅門學者共七千多人。

    這個時候,從傳記看,當初所有印度裏麵重要的人物都被他邀請了。那麽這個時候呢,他就推大師作論主,因為大師在印度待了十七年,他前麵的五年還不是很出名,但是他這後來參學那十二年,因為他的德行跟學問在印度也是相當有名的。那麽這個時候戒日王就以大師作論主,那麽作論主就是先要立一個宗旨,大家就就著這個宗旨來破,破它的缺點。

    那麽大師就先闡揚大乘法義,他立了一個宗旨叫《真唯識量》。這個《真唯識量》我們解釋一下。

    這個先講這個唯識。那麽這個唯識就是萬法唯識,就是這個大師所立的宗旨。大師的意思就是說,這一切萬法不是大梵天所創造,也不是自然而有,是我們的心識所變現。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