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3章 從古希臘人的眼中看“靈魂”(1/3)

作者:火燒石榴石字數:6372更新時間:2024-05-16 01:43:34

    上一篇章我們講了有關古印度人對靈魂的看法,也了解了,他們的靈魂觀原產自地中海文明。現在,讓我們繼續追溯至地中海沿岸國家-希臘,解讀他們的靈魂思想,看看是不是會有不一樣的驚喜。

    首先從時間順序進行,將曆代出現的哲學家靈魂思想做個排序。

    (公元前546年)阿那克西美尼:我認為靈魂就是氣,人不斷呼吸,就是靈魂在控製肉體。另外,你看這個世界也是氣流在湧動,所以這個世界也是氣。

    (公元前532年)畢泰戈爾:我認為靈魂是數學計算出來的結果,假如圓周率能夠被算盡,那就能證明圓形是由無數個直線組成的,那這個世界的所有結果,也能被數學所證實。

    (公元前504年)赫拉克利特:我認為靈魂是“道”(自然規律)的演化。有關靈魂這東西,它原本是幹燥的,因為受外界的幹擾,才變的潮濕(代指聖潔與否)

    (公元前420年)德謨克利特:靈魂啊,是由原子組成的,哪怕是月亮、太陽、地球,隻要事物中存在著原子,那都是有靈魂的。

    (公元前 347年)柏拉圖:如果我們的靈魂不是在投生為人之前,就已經在某處存在過,那這回憶就是不可能的(譯文:如果我們沒有轉世投胎,那有關前人記載下來的文獻又怎麽解釋呢?我們自打出生起,便能分辨大與小、美與醜,這恰恰是在說明,每個靈魂都有存載記憶的能力。)

    (公元前 322 年)亞裏士多德:我認為,靈魂就是像人體的器官一樣的存在,打個比方,視覺是需要眼球來產生,聽覺需要眼球來產生,那麽靈魂就是需要通過肉體來產生思維,讓肉體活動。因此,這靈魂是個實體物質。

    (公元前 270 年)伊壁鳩魯:我認為,靈魂是一團肉體結構中的精細微粒,有了這些小東西,靈魂才有運行的可能。

    通過上述這些古希臘的哲學家,我們看出了,他們的想法似乎更加先進與多元,其中原子與微粒的論述,是屬於唯物主義派別的;有關“道”的論述,較為接近古代中國哲學家對靈魂的看法;有關氣與數學的論述,前者代表著樸素唯物主義,後者代表辯證唯物主義。如此一看,唯物主義占四名,唯心主義占兩名,便能得出一個結論:古希臘人抱有唯物主義思想的偏多,愛好數理化的他們習慣用邏輯思維去解釋這一切,因此也沒有太多的內容可以細講,無非就是肉體-意識相互轉化。

    這種唯物主義的思想的傾向興許與希臘城邦的管理有一定關係,因為在那時,統治者並不需要依靠給民眾灌輸某種神的階層概念來強化皇權,以及統治者的社會階層,因為實行“奴隸製”的他們根本沒有這個必要。我們首先可以根據《國富論》裏對社會的判斷來看:人天生就是自私的動物,在進行社會財富分配時,總會依照出身背景及社會地位來進行劃分,多的人成為資本家將利益最大程度保留;少的人為了生活而開始了交換,產生社會分工,根據分工種類的差異,每個人都會變為徹底的商人,開始逐級剝削。所以,現在可以根據《國富論》對社會的刻畫得出這樣一個結論:真正的“共產”,實際上是不存在的,人們追名逐利的自私性決定了,無論社會上的物質條件充沛到何種程度,總會有那麽些區別性劃分,將少部分人的利益最大程度保留。因此,想要每個人都能獲取到充足的社會資源,最好的方法,就是“階層逐級剝削”,留下一些被無條件剝削的人,如此一來,雖說自由的程度是被局限了,但真正意義上的共富,卻已然實現。古希臘人憑借民主製與奴隸製,穩固了寡頭(做生意做到壟斷的人)、貴族、國王的根本利益,他們已經不再需要靠神啊鬼的,來對民眾進行洗腦,所以大批唯物主義者能夠出現在公眾視角裏,要是在政策不允許的情況下,這些唯物主義者還跳出來,那可是要被殺頭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