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6章 傳習錄卷上 (5)(1/4)

作者:(明)王守仁字數:9482更新時間:2019-09-21 09:06:37

    “104” 崇一問,「尋常意思多忙。有事固忙,無事亦忙。何也」?先生曰,「天地氣機,元無一息之停。然有個主宰。故不先不後,不急不緩。雖千變萬化,而主宰常定。人得此而生。若主宰定時,與天運一般不忌。雖酬酢萬變,常是從容自在。所謂『天君泰然,百體從令』。若無主宰,便隻是這氣奔放。如何不忙」?

    “105” 先生曰,「為學大病在好名」。侃曰,「從前歲,自謂此病已輕。此來精察,乃知全未。豈必務外為人?隻聞譽而喜,聞毀而悶,即是此病發來」。曰,「最是。名與實對。務實之心重一分,則務名之心輕一分。全是務實之心,即全無務名之心。 若務實之心, 如饑之求食,渴之求飲,安得更有工夫好名」?又曰,「『疾沒世而名不稱』。稱字去聲讀。亦『聲聞過情,君子恥之』之意。實不稱名,生猶可補。沒則無及矣。『四十五十而無聞』,是不聞道,非無聲聞也。孔子雲,『是聞也,非達也』。安肯以此忘人」?

    “106” 侃多悔。先生曰,「悔悟是去病之藥。以改之為貴。若留滯於中,則又因藥發病」 。

    “107” 德章曰,「聞先生以精金喻聖,以分兩喻聖人之分量,以鏈喻學者之工夫。最為深切。惟謂堯舜為萬鎰,孔子為九千鎰。疑未安」。先生曰,「此又是軀殼上起念, 故替聖人爭分兩。若不從軀殼上起念,即 堯舜萬鎰不為多,孔子九千鎰不為少。堯舜萬鎰,隻是孔子的。孔子尢千鎰,隻是堯舜的。原無彼我。所以謂之聖。隻論精一,不論多寡。隻要此心純乎天理處同。便同謂之聖。若是力量氣魄,如何盡同得?後儒隻在分兩上較量,所以流入功利。若除去了此較分兩的心,各人盡著自己力量精神,隻在此心純天理上用功,即人人自有,個個圓成,便能大以成大,小以成小。不假外慕,無不具足。此便是實實落落,明善誠身的事。後儒不明聖學。不知就自己心地良知良能上體認擴充。卻去求知其所不知,求能其所不能。 一味隻是希高慕大。不知自己是桀 心地。動輒要做堯舜事業。如何做得?終年碌碌,至於老死。竟不知成就了個甚麽。可哀也已」。

    “108” 侃問,「先儒以心之靜為體,心之動為用。如何」?先生曰,「心不可以動靜為體用。動靜時也。即體而言用在體。即用而言體在用。是謂『體用一源』。若說靜可以見其體,動可以見其用,卻不妨」。

    “109”問,「上智下愚,如何不可移」?先生曰,不是不可移。隻是不肯移」。

    “110” 問「子夏門人問交」章。先生曰,「子夏星言小子之交。子張是言成人之交。 若善用之,亦俱是」。

    “111” 子仁問,「『學而時舀之,不亦說乎』?先儒以學為效先覺之所為。如何」?先生曰,「學是學去人欲,存天理。從事於去人欲存天理,則自正諸先覺,考諸古訓。自下許多間辨思索存省克治工夫。然不過欲去此心之人欲,存吾心之天理耳。若曰效先覺之所為,則隻說得學中一件事。事亦似專求諸外了。『時習』者,『坐如屍』,非專習坐也。坐時習此心也。『立如齋』,非專習立也。立時習此心也。『說』是『理義之說我心』之『說』。人心本自說理義。如目本說色,耳本說聲。惟為人欲所蔽所累,始有不說。今人欲日去,則理羲日洽浹。安得不說」?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