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4 請帶我向國旗敬個禮(2/3)

作者:張慧敏字數:8152更新時間:2019-09-21 10:34:54

    ……

    我現在躺在病床上,已經失去了下地活動的能力。我知道自己已經不行了,這裏也可能就是我生命的最後一站。我非常感謝你報道了我們國旗班,也感謝你知道我的名字。我現在隻有一個請求:什麽時候你去天安門廣場,代我看一眼國旗,在國旗升起的時候,替我向國旗敬個禮。如果有可能,再代我去國旗護衛隊看看新戰士,向他們問好,也向我過去的老戰友問好。

    再見了——我心中念念不忘的國旗!

    再見了——我親愛的戰友!

    我已不能握筆,這封信是由我口述,請人代筆寫給你的。

    收到陶維革的這封信後,《人民日報》記者傅昌波既感動又焦急。他立刻要通了武漢市同濟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的電話。當他了解到陶維革的病情趨於穩定之後才鬆了一口氣。傅昌波的同事們也對陶維革的事情很關心。大家不約而同地想到要把陶維革接到北京,讓他再看看國旗,看看戰友。但醫生在電話裏告訴傅昌波,說陶維革目前的身體狀況不適合長途旅行。大家隻好放棄了這一打算。傅昌波和同事們一商量,決定代陶維革去天安門,在國旗升起的時候,替他向國旗敬個禮。

    1995年3月17日淩晨。傅昌波和《人民日報》團委書記唐寧一起來到了天安門。武警天安門支隊副政委郭占斌也聞訊趕來。

    趕上寒流,天氣有些寒冷,但傅昌波看到廣場的旗杆周圍早已聚集了上萬人。他們有的仰望旗杆,有的遙望天安門城樓,所有的人都在靜靜地等待著那莊嚴、神聖而又激動人心的時刻。

    旗杆的東麵,有一大群排著整齊隊伍的小學生。他們迎著寒風個個精神振奮。傅昌波和一個叫李丹的小同學交談起來。傅昌波這才知道這些小學生來自天津。為了看升旗,同學們半夜就從天津出發了。當李丹知道傅昌波是受一個身患重病曾經在這裏升過國旗的叔叔之托而來時,驚訝的睜大了眼睛。傅昌波給同學們講了陶維革的事情。同學們都圍了過來,全神貫注地聽著。大家都被陶維革的事情感動了。帶同學們來的校長肖慧雲對傅昌波說:“記者同誌,請一定代我們學校的全體師生向陶維革同誌表示問候,就說遠在千裏之外,有一群天真的孩子,還有孩子們的老師祝他早日康複!”

    在旗杆的北麵,來自遼寧的一位老同誌告訴傅昌波,說他們一行10人明天就要去加拿大了,這次出國時間很長,今天是專程來看升旗的。

    國旗護衛隊指導員謝輝在升旗前就來到了廣場上,向傅昌波介紹了新旗杆的情況。

    6點20分,隨著升旗手的振臂一揮,五星紅旗在莊嚴的國歌聲中冉冉升起。傅昌波本來想代替陶維革向國旗敬個禮,但考慮到自己不是軍人沒穿軍裝,在郭占斌副政委的提議下,把這個任務交給了國旗護衛隊員劉靜。

    劉靜對著正冉冉升起的國旗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

    一邊的傅昌波右手撫胸,麵對東方,代表陶維革,也是代表他自己,向國旗行注目禮。

    升旗儀式結束後,傅昌波又來到國旗護衛隊的駐地。當他問幾名新戰士知道不知道陶維革時,大家都頻頻點頭,他們不光知道陶維革是湖北黃岡人,還知道他在部隊時的感人事跡。一個新戰士還告訴傅昌波,陶維革的事跡已經被載入到武警部隊編著的《天安門前橄欖綠》一書中。

    傅昌波還見到了陶維革的老戰友。說起陶維革,他們都稱讚有加。指導員謝輝告訴傅昌波,說陶維革是個不笑不說話的人。竇海艦則說陶維革代人真誠、熱情。史濤說,他完全能夠體會和理解陶維革對國旗的一片真情,那是用語言無法形容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