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十一明忠(1/4)

作者:【漢】潛夫字數:11728更新時間:2019-09-21 11:04:39

    人君之稱,莫大於明(二);人臣之譽,莫美於忠(三)。此二德者,古來君臣所共願也。然明不繼踵(四),忠不萬一者(五),非必愚闇不逮而惡名揚也(六),所以求之非其道爾(七)。

    (一)鐸按:此文論國之所以治者,在上下同心。所謂同心者,君明臣忠也。明君操法術握權柄於上,則忠臣敬言奉禁竭心稱職於下。二者相須,則成功致治矣。而其所反複申明者,尤在"明據下起,忠依上成"一義,故以明忠命篇。

    (二)鐸按:"大"亦"美"也。易係辭上傳"莫大乎蓍龜",釋文"大"作"善",漢書藝文誌、白虎通蓍龜篇、定八年公羊傳注、家語禮運篇注並同。"善"與美、大同義。晉語:"彼將惡始而美終",注:"美,善也。"詩桑柔箋:'"善"猶"大"也。'是其證。敘錄雲:"君有美稱",則互文見義矣。

    (三)襄九年左傳雲:"君明臣忠。"新書大政下篇雲:"臣之忠者,君之明也。臣忠君明,此之謂政之綱也。"

    (四)晏子春秋雜下雲:"比肩繼踵而在。"

    (五)"一"舊作"全",據治要改。

    (六)孝經雲:"揚名於後世。"鐸按:治要脫"揚"字。

    (七)"以"舊作"道","其道"下有"之"字,據治要改、刪。毛詩甫田序雲:"所以求者非其道也。"

    夫明據下起,忠依上成。二人同心,則利斷金(一)。能知(二)此者,兩譽俱具(三)。要在於明操法術,自握權秉而已矣(四)。所謂術者,使下不得欺也(五);所謂權者,使勢不得亂也。術誠明,則雖萬裏之外,幽冥之內(六),不得不求效;權誠用,則遠近親疏,貴賤賢愚,無不歸心矣(七)。周室之末則不然,離其術而舍其權,怠於己而恃於人。是以公卿不思忠,百僚不盡力(八),君王孤蔽於上,兆黎冤亂於下(九),故遂衰微侵奪而不振也(一0)。

    (一)易係辭上傳。按以"二人同心"為君臣,蓋漢時易家舊說。漢書匡衡傳:'衡上疏乞骸骨。上報曰:"朕嘉與君同心合意。"'翟方進傳冊雲:"朕嘉與君同心一意。"王莽傳詔雲:"誠嘉與君同心合意。"師丹傳策免丹雲:"殆謬於二人同心之利焉。"後漢書和帝紀永元十二年詔曰:"若上下同心,庶或有瘳。"桓帝紀和平元年詔曰:"群公卿士,虔恭爾位,戮力一意,勉同斷金。"王常傳雲:"幸賴靈武,輒成斷金。"馮異傳雲:"千載一會,思成斷金。"郎顗傳雲:"臣願陛下發揚幹剛,援引賢能,勤求機衡之寄,以獲斷金之利。"張酺傳敕雲:陰陽不和,萬人失所。朝廷望公思惟得失,與國同心;而托病自絜,求去重任。誰當與吾同憂責者?非有望於斷金也。"楊震傳雲:"親近幸臣,未崇斷金。"崔駰傳崔篆慰誌賦雲:"協準矱之貞度兮,同斷金之玄策。何天衢於盛世兮,超千載而垂績。"續漢書百官誌劉昭注引蔡質漢儀載高賜奏光祿勳劉嘉、廷尉趙世雲:"既無忠信斷金之用,而有敗禮傷化之尤。"禦覽二百七引應劭漢官儀衝帝冊書曰:"三公國之楨幹,朝廷取正,以成斷金。"治要載崔實政論雲:"今朝廷以聖哲之姿,龍飛天衢,大臣輔政,將成斷金。"並用此義。越絕書德序外傳記引易雲:"君臣同心,其利斷金。"則直以訓詁易經辭矣。

    (二)"知"舊作"如",據治要改。

    (三)說苑雜言篇雲:"賢人閉其智,塞其能,待得其人然後合,故言無不聽,行無見疑,君臣兩與,終身無患。""與"乃"譽"之誤。韓非子難一雲:"堯、舜之不可兩譽,矛楯之說也。"

    (四)韓非子說疑篇雲:"凡術也者,主之所以執也;法也者,官之所以師也。"主道篇雲:"謹執其柄而固握之。"淮南子要略雲:"主術者明,攝權操柄,以製群下。""秉"與"柄"同。哀十七年左傳"國子實執齊柄",史記蔡澤傳索隱引作"秉",服虔曰:"秉,權柄也。"說文雲:"柄,或從秉。"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