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十六敘錄(1/5)

作者:【漢】潛夫字數:30470更新時間:2019-09-21 11:04:42

    夫生於當世,貴能成大功,太上有立德,其下有立言(二)。闒茸而不才(三),先(四)器能當官(五),未嚐服斯(六),無所效其勳。中心時有感,援筆紀數文(七),字以綴愚情,財令不忽忘(八)。芻蕘雖微陋,先聖亦谘詢(九)。草創(一0)敘先賢,三十六篇(一一),以繼前訓(一二),左丘明五經(一三)。

    (一)鐸按:凡古人著書,敘皆在後,又多為韻語,此亦然。

    (二)襄廿四年左傳。

    (三)史記賈誼傳雲:"闒茸尊顯",索隱引胡廣雲:"闒茸,不才之人。"(四)"先"疑""。

    (五)文十年左傳雲:"當官而行。"(六)新書官人篇雲:"王者官人有六等,六曰廝役。"斯、廝古今字。哀二年左傳:"人臣隸圉免",杜注:"去廝役。"釋文:''"廝"字又作"斯"。''引韋昭注漢書雲:"析薪曰斯。"按詩:"墓門有棘,斧以斯之。"毛傳:"斯,析也。"說文無"廝"字,依音義當作"斯"。宣十二年公羊傳:"廝役扈養",新序雜事四亦作"斯役"。漢書食貨誌雲:"服役者不下二人",顏師古注:"服,事也。"鐸按:""程本作"役"。古文役。

    (七)初學記廿一引尚書中候雲:"元龜負圖出,周公援筆以時文寫之。"(八)"財"與"纔"同。說文雲:"忽,忘也。忘,不識也。"二字連文。漢書翟方進傳:''陳慶雲:"前我為尚書時,嚐有所奏事,忽忘之,留月餘。"''(九)詩板雲:"先民有言,詢於芻蕘。"按漢書藝文誌論小說家雲:"閭裏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綴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亦芻蕘狂夫之議也。"此文本於彼。

    (一0)論語雲:"裨諶草創之。"(一一)"先賢"二字疑誤。鐸按:"先賢"與"前訓"當互易。此節通為五言,"六"上疑脫"有"字。

    (一二)周語雲:"谘之前訓。"鐸按:"以"上疑脫一字。

    (一三)白虎通五經篇雲:"五經何謂?易、尚書、詩、禮、春秋也。"左傳序疏:沈氏雲:''嚴氏春秋引觀周篇雲:"孔子將修春秋,與左邱明乘如周,觀書於周史,歸而修春秋之經,邱明為之傳,共為表裏。"''漢書藝文誌注:"左邱明,魯太史。"按"草創"下數語,疑有脫誤。

    先聖遺業,莫大教訓。博學多識,疑則思問(一)。智明所成,德義所建。夫子好學,誨人不倦(二)。故敘讚學第一。

    (一)論語。凡經書已注本篇者,此不重出。

    (二)論語。

    凡士之學,貴本賤末。大人不華,君子務實(一)。禮雖媒紹,(二)必載於贄(三)。時俗趨末,懼毀術(四)。故敘務本第二。

    (一)文五年左傳雲:"華而不實,怨之所聚也。"(二)儀禮聘禮雲:"士為紹擯。"(三)孟子雲:"出疆必載質。""贄"與"質"同。白虎通文質篇雲:"贄者質也;質己之誠,致己之悃愊也。"(四)句脫一字。程本作"行術"。鐸按:"術"上疑脫"聖"字,下雲"遂遠聖述",是其例。

    人皆智德,苦為利昏(一)。行汙求榮(二),戴盆望天(三)。為仁不富,為富不仁(四)。將修德行,必慎其原。故敘遏利第三。

    (一)史記平原君傳論雲:''鄙語曰:"利令智昏。"''說苑貴德篇雲:"凡人之性,莫不欲善其德,然而不能為善德者,利敗之也。"(二)漢書楚元王傳劉向封事雲:"行汙而寄治,身私而托公。"(三)漢書司馬遷傳答任安書雲:"仆以為戴盆何以望天。"後漢書第五倫傳雲:"戴盆望天,事不兩施。"(四)孟子。

    世不識論,以士卒化(一),弗問誌行,官爵是紀。不義富貴,仲尼所恥(二)。傷俗陵遲(二),遂遠聖述(四)。故敘論榮第四。

    (一)字誤。王侍郎雲:''"卒化"當作"族位"。論榮篇雲:"今觀俗士之論也,以族舉德,以位命賢。"下文又以族、位對文,是其證。''(二)論語。

    (三)荀子宥坐篇雲:"世之陵遲亦久矣。"漢書於定國傳雲:"俗化陵夷",顏師古注:"言頹替也。""陵夷"與"陵遲"同,說文作"夌"。

    (四)"述"字誤。俞樾雲:''述,讀為"術"。詩日月篇:"報我不述",釋文曰:"述,本亦作術。"述、術古通用,非誤也。''鐸按:俞說是也。下敘本政雲:"述在於君",亦以"述"為"術"。

    惟賢所苦(一),察妒所患,皆嫉過己,以為深怨(二)。或因纇釁(三),或空造端(四)。痛君不察,而信讒言(五)。故敘賢難第五。

    (一)方言雲:"惟,凡思也。"(二)燕策雲:"我有深怨積怒於齊,而欲報之。"(三)"纇釁"舊作"類舋"。淮南子泛論訓雲:"夏後氏之璜,不能無考;明月之珠,不能無纇。"高誘注:"考,瑕釁也。纇,盤若絲之結纇也。"(四)漢書楚元王後劉向傳元帝詔雲:"俗人乃造端作基,非議詆欺。"(五)詩沔水雲:"讒言其興",毛傳:"疾王不能察讒也。"青蠅雲:"無信讒言。"原明所起,述暗所生(一),距諫所敗(二),禍亂所成。當塗之人,鹹(三)欲專君(四),壅蔽賢士,以擅主權(五)。故敘明暗第六(六)。

    (一)鐸按:"述"疑當作"跡"。漢書高惠高後文功臣表:"跡漢功臣,亦皆剖符世爵"。賈誼傳:"竊跡前事",師古注:"尋前事之蹤跡。"跡、跡同。漢三老趙寬碑:"追跡前勳",本書本政篇:"遠跡漢元以來",皆其義。"跡"或作,故訛。

    (二)史記殷本紀雲:"知足以拒諫。""距"與"拒"通。

    (三)"鹹"舊作"成"。

    (四)治要載申子大體篇雲:"一臣專君,群臣皆蔽。"晏子春秋諫下雲:"臣專其君,謂之不忠。"(五)管子明法解雲:"臣有擅主者,則主令不得行,而下情不上通。"(六)鐸按:本篇"暗"作"闇",同。

    上覽先王,所以致太平(一),考績黜陟,著在五經。罰賞之實,不以虛名。明豫德音(二),焉問揚庭(三)。故敘考績第七。

    (一)"太"字衍,本篇"致平"凡四見。法言寡見篇雲:"因秦之法,清而行之,亦可以致平乎?"漢書王莽傳:"輔翼於帝,期於致平。"顏師古注:"致太平。"後漢紀明帝紀:''宋均曰:"治皆致平。"''後漢書崔駰後實傳政論雲:"以嚴致平,非以寬致平也。"馬融傳廣成頌雲:"致平於仁義之淵。"中論審大臣篇雲:"其術誠合乎致平之道。"又雲:"治國致平之術。"皆其證。鐸按:箋"本篇"當雲"此篇"。

    (二)"豫"疑當作"務"。昭四年左傳雲:"先王務修德音。"(三)易夬:"揚於王庭。"鐸按:"焉"猶"乃"也,"於是"也。說見經傳釋詞二。揚庭,謂大公無私。

    人君選士,鹹求賢能。群(一)司貢薦,競進下材(二)。憎是掊克(三),何官能治?買藥得鴈(四),難以為醫。故敘思賢第八。

    (一)"群"舊作"君"。

    (二)史記儒林傳雲:"即有秀才異等,輒以名聞,其不事學若下材及不能通一藝,輒罷之。"漢書王嘉傳雲:"下材懷危內顧。"(三)詩蕩。"憎"今作"曾"。鐸按:此蓋本魯詩。

    (四)廣韻三十諫:"贗,偽物。"鴈、贗古今字。韓非子說林下雲:''齊伐魯,索讒鼎。魯以其鴈往。齊人曰:"鴈也。"魯人曰:"真也。"''鐸按:能,古音奴來反,說見唐韻正。

    原本天人,參連相因(一),致和平機(二),述(三)在於君,奉法選賢,國自我身(四)。奸門竊位(五),將誰督察(六)?故敘本政第九。

    (一)春秋繁露王道通三篇雲:"古之造文者,三畫而連其中謂之王。三畫者,天、地與人也;而連其中者,通其道也。取天、地與人之中以為貫而參通之,非王者孰能當?"(二)毛詩芣衛序雲:"和平,則婦人樂有子矣。"鄭箋:"天下和,政教平也。"史記秦始皇紀琅邪台刻石辭雲:"天下和平。"(三)"述"當作"術"。鐸按:述、術通,見上敘論榮。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