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六(3/3)

作者:吳一舟字數:8458更新時間:2019-09-21 11:22:12

    這時,莊先生感覺谘詢已經接近尾聲,需要給他們理一理頭緒,就用總結性的口吻說:“好了,關於‘生態教育’的理念我們也討論得差不多了,你們能不能用最簡單的話談一談對這個理念的理解?”

    “順其自然!讓我感受最深的就是簡單的‘順其自然’四個字。我覺得其實不光是教育,做任何事情都不能違背自然。”阿崎好像已經對“生態教育”的意思完全理解了,所以脫口就回答了莊先生的問話。

    “你說得很好!這本小書的扉頁上不是有一句話,‘……為了你以‘生態’的方式生活!’嗎?說的就是這個意思。所以,不僅僅是教育要‘生態’,我們整個世界觀都要學會‘生態’。做到了這一點,你的教育也自然而然地‘生態’了。”莊先生讚許地說。

    “不過,”他用很重的語氣來了一個轉折,補充道,“我還要加四個字:因材施教。所以,完善的‘生態教育’理念應該是:順其自然,因材施教。如果僅僅隻有順其自然四個字,那就跟你先生的‘無為之為’一樣了,這是一種片麵的或者說消極的生態觀,就像對待自然環境,我們也不是簡單的順其自然,還有一個主動適應和治理保護的課題呢。”

    說著,他熟練地敲打了一通,屏幕上出現了這八個字:

    順其自然,因材施教!

    這一回,也許是對理念的一個總結,他想特別引起大家的重視,故意在屏幕上把字做成放射狀的立體效果,這一來,確實在大家腦海中留下了特別深的印象。

    阿崎則鬧了個大紅臉,她感到慚愧,弄了半天又把“生態教育”與自己先生的“無為之為”混為一談了。

    趁大家都還沒有冒出新的問題,莊先生說道:“我想趁總結‘生態教育’理念的時候,再說兩句關於‘生態教育’與‘應試教育’、‘素質教育’關係的話,你們不介意吧?”

    “怎麽會呢,我們正想聽聽您這方麵的高見呢。”

    “‘應試教育’也好,‘素質教育’也罷,其實都隻是以教學目的為落腳點來表述的兩個名詞,而‘生態教育’強調的是教育思想和方法,所以,並適合與上述兩個名詞直接進行並列比較。換句話說,‘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都可以是‘生態’的,也可以是不‘生態’的,而‘生態教育’也都可以為它們服務。”

    大家聽得似是而非,靜靜地等著,希望莊先生能給予進一步闡述。

    果然,莊先生接著說:“‘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其實無所謂哪個好哪個壞,關鍵看你的教育思想。假如你的考試是反映生態思想的,那‘應’這樣的‘試’又有什麽問題呢?假如你要強調的是非生態的素質,比如說死記硬背的素質,那這種素質教育又有什麽意義呢?因此,我們應該把落腳點放在教育的思想和方法上,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對頭了,不管是‘應試教育’還是‘素質教育’都不會有什麽問題。”

    對於莊先生的這番點評,大家都覺得特別新鮮,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所以不住地點頭。

    “莊先生,你這個分析太深刻了,我是第一次聽說。過去我總是簡單地認為‘應試教育’是不好的,‘素質教育’是好的,其實並不是那麽回事。”阿剛說。

    “你這樣認為也不是沒道理,因為當前整個教育環境都不‘生態’,相對來講,‘素質教育’比‘應試教育’似乎更全麵合理一些,給人一種‘素質教育’是‘應試教育’升級版的感覺。不過,我要強調的是,‘生態教育’可不是‘素質教育’的升級版,而是從教育理念角度來闡述的一個全新概念。”

    “唔,我感覺自己又清醒了一點。”阿崎自言自語地說。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