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2、無術以任人,無所任而不敗(2/2)

作者:朱昱字數:3546更新時間:2019-09-21 11:25:17

    韓非子是韓國的貴族。韓國在戰國七雄中是最弱小的國家,韓非身為韓國公子,目睹韓國日趨衰弱,曾多次向韓王上書進諫,希望韓王安勵精圖治,變法圖強,但韓王置若罔聞,始終都未采納。這使他非常悲憤和失望。在那個群雄爭霸的時代,他從“觀往者得失之變”之中探索變弱為強的道路對如何選拔人才、使用人才、考核人才等問題有自己獨到而深刻的見解,形成了與儒、墨等家有別的法家用人思想,對後世有很大影響。

    漢武大帝劉徹開言路、納賢士、削諸侯、強軍隊、壤匈奴、拓疆土,造就了一代帝王的豐功偉績。 在漫長的人類曆史長河中,凡是有作為的皇帝,基本上都能做到知人善任、維才是舉,漢武帝即位後,首先做的就是不拘一格廣招人才,並於長安首設太學,於是他的麾下集聚了濟濟英才。兩位彪炳史冊的將軍,一個是衛青,一個是霍去病。兩人在擊討匈奴中戰績顯赫,衛青帶領漢軍多次取得對匈奴做戰的巨大勝利並最終消滅匈奴主力,他的出身隻是一個騎奴(為漢武帝的姐姐駕車)。然而漢武帝慧眼識人才,看中了他的武藝、膽識和忠心,讓他追隨身邊,最終造就一代名將,而霍去病成為將軍才二十歲。雖然他年齡不大,但具備大將之才,就果斷啟用。不受祖製製約。

    劉徹說自己敢如此對匈奴開戰,是因為有衛青。在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奴隸社會地位極低,想進入上層社會簡直就是奢望。而劉徹卻不管衛青的社會地位,唯才是舉,大膽重用衛青。這不得不令人佩服。

    漢武帝不僅能識人,還有明確的人才規劃,他在重用衛青時就著手鍛煉霍去病,“不將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裏”,不斷更新和提高人才的戰略思維和整體素質。同時,漢武帝還注重引進外部人才,正是原匈奴小王趙信給漢朝騎軍帶來了先進的戰術。正是俘獲的大單於的弟弟,引進匈奴種馬來改良馬匹,頒布法令鼓勵養馬,不得傷害戰馬。而且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創新,用粟米喂馬,將宮廷的禦馬養得膘肥馬壯,從而完全扭轉了漢朝在戰馬上的劣勢。另有地方官吏出身的汲黯和韓安國、出身貧寒甚至砍柴為生的朱買臣等,都能一一破格提拔,足見劉徹“不拘一格降人才”。難怪《漢書》中稱,“漢之得人,於茲為盛”。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