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2章 心理世界(11)(3/4)

作者:李子勳字數:9014更新時間:2019-09-21 11:26:26

    人對做夢的確充滿著神奇的感覺和敬畏之心。有人把夢看作是神的啟示或預兆,希望從中找到一些生活的啟示或是對未來的先知先覺。有人把它看作是來自內心的聲音和觀察心靈的窗口,對夢呈現的意義著迷,並以此分析做夢者的內心世界。極端的夢的崇拜者,把夢看作是心靈的藝術傑作,希望用一個個鑽石般的夢來裝點美麗的人生。

    一般說來,心理學並不隨意對當事人的夢作分析,隻是在為了維持一種分析架構,並以此找到潛藏於當事人內心的阻抗、防禦或對治療師的隱秘的移情時,才會鼓勵當事人敘述夢境。同時,對夢的解釋與算命者對夢的解釋也是完全不同的。按照精神分析的理解,夢是一種被壓抑願望的達成與滿足,是一種潛意識的語言。它並非是一種直白,而是存在著很大程度的變形和扭曲。

    你遇到的心理專家隻能算是“半瓶子醋”。他的釋夢顯然是不完整的。嚴肅的釋夢者,重視的是你對夢產生的聯想,借此來分析被你壓抑在潛意識中的東西。他會問夢中的情境為什麽會觸動你,又是怎樣觸動你,讓你通過對自己的梳理找到內心的線索。當你提供出你的生活“素材”,釋夢者可能會就你在夢中的行為作分析、對比。其次,他會分析你在夢中的情緒類型,引導你把相似的情緒投射到生活現實中,幫助你整理心情,使你更好地適應社會。

    嚴肅的釋夢者對夢中事物的象征意義很少涉及,因為這些象征意義並沒有普遍性。其實,釋夢和算命一樣,具有強烈的暗示性,在你不設防的時候替你植人一種觀念。而世界上的事恰恰又是你擔心什麽,內心就能憑空地創造出什麽或者感覺到什麽。最好的辦法是承認自己的疑神疑鬼是一種自我暗示,以平常心處之。

    你應該算是一個敬業的“民間心理醫生”,“被逼瘋”的感覺用心理學術語說:是一種心理的耗竭,這種狀態會給你的身心帶來危險。專職的心理醫生在傾聽谘客的“秘密”前,要經過無數的職業訓練,他們擁有“鋼心鐵胃”,不易產生對負性情緒的“消化不良”。即便有,他們的身後還有專業督導和工作小組來幫助他們做心情更新。所以,最好的建議是立即停止這樣的助人,趕緊找一個真正的心理醫生來解脫你的壓力。

    有時候,朋友們向你談苦惱你願意聽,慢慢地他們會以為你喜歡聽,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種條件反射。看到你,朋友的酸水、苦水就向上冒,不說不得消停。這個時候,說愁道苦就成了雙方的“創作”遊戲,說有就有,說無亦無。甚至到了後來,也搞不清是你有聽的需要,還是他們有說的渴求。日子久了,朋友們反過來會怕你,走路也要躲著你。所以給你的第二個建議是多與人分享快樂,少與人分享憂愁。麵對“垃圾傾銷”,該說“不”時就說“不”,不要鬧個“眼大肚子小”。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