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5章 親密關係(12)(4/4)

作者:李子勳字數:8936更新時間:2019-09-21 11:26:31

    一是幼年與母親形成的深層依戀,這種依戀幫助我們對關係信賴。

    二是5歲前後體驗過的與父母分離的緊張和喜悅,這種分離幫助我們信賴自己。愛情有這兩個心理要素就不會陷入無助與對他人的依賴。

    我分析,你的情況是一種“依戀饑渴”。指的是早年在與雙親的關係中未能完成依戀過程,所以你的愛情很像是在無意識地尋求一種親密補償。你與男友的關係相似於你早年與父母的關係。你生氣時會跑開,然後恐懼與孤獨占上風,你又趕緊回去認錯。

    好的愛情電存在依戀感,但這種依戀不會妨礙個人自由的決策,拿得起,放得下。以依戀為主的愛情有以下特征:

    1.有一種被強迫性。好像離開對方就不行,讓人感覺像粘粘草(一種依附植物),甩也甩不掉。這樣的強迫性使人失去選擇的能力。強迫性的依附相似於吸毒成癮,明知對自己不好,卻管不了那麽多。

    2.分離的恐慌。在愛情關係裏無意識地感覺到害怕失去、內心慌亂,因而在關係中無條件付出、服從和討好對方,任由對方支配,以為這樣就可以保持被愛,結果把關係搞得很糟。當關係變糟時小能覺察自己的問題,對男友產生極大的憤怒與抱怨,出現想離開義恐懼分離的心理情境。

    3.戒斷反應。這就跟吸毒一樣,幾天不見,出現很多身心反應,孤獨、空虛、不完整感,甚至抑鬱、絕望。軀體上表現出食欲下降、睡眠失常、煩躁、疼痛、哭泣等。這些身心症狀仿佛逼迫著人逃回不良關係中。

    有上述特征的人差不多要算是關係的囚徒,愛情的殉難者。不過,這種依戀或依附現象到處存在,在心理谘詢中這種心理現象也會發生。不好的心理醫生利用分析技術破壞當事人的心理防禦能力,鼓勵他們對自己依賴,促使他們心理退化。當事人也可能出現對治療關係的依賴,形成分離的焦慮與恐慌。而醫生就可以把當事人吃定了,並為所欲為。這就是為什麽心理醫生就業前要經受長期的、嚴格的、魔鬼般的訓練,被深度分析、去價值化等,直到變得人格完美的原因。

    要斬斷依戀,你需要重建三個心理:

    首先要意識到愛情不是生活的全部,雖然是重要的一部分,但卻遠沒有整體重要。所以,維持良好的生活狀態與職業狀態,可以幫助你緩衝分離的痛苦。

    其次要學會愛自己,愛自己永遠大於愛你的戀人。愛自己的人有良好的自我修複能力,因為她會討好自己,善待自己,對自己不好的事也不肯重複去做。

    最後是相信美麗的愛情不止一次,愛情需要更新。如果你是一隻自由的鳥,那麽你絕不會迷戀鳥籠或情網,隻有男友成為博大的森林,你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