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節 裕德堂始末(1/5)

作者:範明字數:26744更新時間:2019-09-21 11:27:45

    我現名範明,原名郝克勇,字若庸,小名郝永生,曾用筆名誌均。1914年12月4日(陰曆十月十八日)生於陝西省臨潼縣櫟陽鎮郝邢村。

    克勇這個名字,記得大約在我七八歲的時候,我的八祖母(親祖母)逝世後所出的訃文上,按家譜我這一輩為“克”字輩,就給我的大哥起名克俊、二哥起名克傑,給我起名克勇,我弟弟起名克順。

    我的家是個農村家庭。我的家鄉櫟陽,曾是古代秦國的都城。據史書記載:秦“獻公即位(公元前382年)鎮撫邊境,徙治櫟陽”並於“二年(公元前383年)城櫟陽”。秦獻公卒,秦孝公即位,曆史上著名的商鞅變法就在櫟陽。變法令未公布之前,為了取信於民,采取了“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於國都市南門(南寺),募民有能徙置北門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複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輒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這個遺址就是現在櫟陽的南寺。曆史上第二個與櫟陽有關的大事,就是項羽入關,封了王,其中“立司馬欣為塞王,王鹹陽以東至河,都櫟陽。章邯為雍王,王鹹陽以西,都廢兵(槐裏)。董翳為翟王,王上郡都高奴”。以後,劉邦率兵占領了整個關中,接著率軍東出潼關與項羽打仗,開始建都櫟陽,留蕭何,“何守關中,侍太子,治櫟陽”,成了漢王劉邦的大後方。以後劉邦建未央宮將都會移長安,把他的父親封到櫟陽。其北二裏許的卷子堡即當時蕭何收取秦朝的檔案卷宗保存在這卷子宮裏。後落為梁氏家族居地,故名卷子堡。我的老伴梁楓即此村人。

    櫟陽的地理位置在渭河以北,與高陵、三原、涇陽連成一片,地麵廣闊平坦,土地肥沃。櫟陽南望秦嶺(南山),北為橋山(北山),西北為嵯峨山。通過郝、邢兩堡之間有條官道大路,唐朝的開國皇帝李淵的陵寢就在櫟陽以北的三原縣徐木鄉永和村,為修建這個皇帝陵,派軍隊從渭河一直擺到北塬,由人傳送沙袋,使從渭河經櫟陽至北塬沿途撒的沙子成了一條路,就叫唐沙路,又名陽官道。

    從涇陽、三原、高陵到我們家鄉櫟陽這一馬平川的土地上,是我國水利史上著名的鄭國渠灌溉的地方。這就是秦始皇時,韓國派了一位水利專家鄭國到秦國做間諜,鄭國到了秦國,就說服秦始皇動員人去引涇河水修渠灌溉,以致抽不出兵力東征,結果把渠修成了。這時發覺鄭國原來是個間諜,秦始皇要殺鄭國,鄭國說:“開始我是作為間諜來的,但為秦國修了渠灌溉田地也是為秦國做了好事。”秦始皇聽後沒有殺他,就讓他負責把渠修成。以後渠修成了可灌四萬餘頃良田,於是給渠起名鄭國渠。因為有了鄭國渠,渭北的涇陽、三原、高陵和臨潼的櫟陽糧食產量大增,所以就把這些地稱作“白菜心”。在我的家鄉仍留有鄭國渠的遺跡,渠已經不見了,但有些地卻稱南渠梁、中渠梁、北渠梁或者南鬥門、北鬥門等等渠的名稱。這個渠沒有了,我們那裏成了旱地,靠天吃飯,天不下雨就顆粒不收,農民的說法就是年饉來了。

    以後櫟陽曾更名萬年,設萬年縣,再後來地區劃分,將櫟陽劃歸臨潼縣,它成了縣下的一個鎮——櫟陽鎮,算是渭北的一個有名的鎮。距離櫟陽鎮西八裏之處,就是我的家鄉郝邢村,郝姓與邢姓各建城堡,郝姓城堡內全是姓郝的。

    從我3歲能記事起,我的家是一個號稱四世同堂的封建大家庭,鼎盛時期,有50多口人,擁有400多畝土地,一座油坊,一座粉坊,有馬、騾、牛、驢等大牲口幾十頭,兩輛大車和一輛轎車,雇有八九個長工。在郝家城堡內,我的家最大最富。這個城堡的牆很高、很寬,牆的寬度以至於可以在上麵行車走馬。城牆上壘有槍眼,城牆外是去高陵、三原的官道大路。城堡內有大澇池,有兩棵四個人摟那麽粗的古槐樹。朝著城堡的城門很高很大、房屋很多的兩院住宅就是我的家。門前有一對大石滾,兩旁裝有兩個石鼓,砌著五個石台階,距地麵約三四尺高。房很高很大,屋簷很寬。門楣上掛著三塊黑漆金字北魏體的大匾,正中是“耕讀傳家”,兩側分別是“公正可風”和“德高望重”。宅院寬大甚深,最後是正廳,大廳上高懸“裕德堂”三字。正廳東西兩邊的粉壁上掛滿字畫,西邊掛滿了鬆竹梅、山水、二十四孝圖等;東邊掛有相傳為嶽飛書寫的諸葛亮《出師表》和陝西著名翰林白遇道所寫的《朱子家訓》、牛昭嵐(牛才子)所寫的《蘭亭序》等。這就是當時向鄉裏所炫耀的東字西畫。大廳中間的牆上掛著神軸(卷),即各代祖先神軸。每逢婚喪大典和春節,不僅都要全幅掛起來,並且還要由父兄輩中有功名或有學問的長者,向我們一群在私塾專館上學的子弟講解背誦朱子家訓和灑掃應對敬酒、轉角換手等繁文縟節一大套,並以此作為選才培養的標準,分別為上學、經商、留家務農三大類。庭院裏還有一座藏書樓,收集了很多線裝古書。我小時候就是臨摹門上的匾,學寫毛筆字並到藏書樓讀古書的。當地一位很有名的老先生劉明齋指著大門上“公正可風”的匾常對人說:“這個‘公正可風’是有點來曆的啊!”

    相傳我的祖先是山西榮火縣人,大概在明朝時,從山西遷移到陝西的,以後又定居櫟陽的。那以前的事甚為渺茫,我也說不清楚。

    我聽說我們這個大家是在清朝同治年間以後,由我祖先兄弟七人共同創建起來的。

    大概在鹹豐末年,我的這個家很窮,爺爺兄弟七人,住在郝邢村西村外的一個破地窯裏。隻有五六畝地。我國西北地區的黃土高原上,土層極厚,有的厚達數十丈,利用這種高原黃土的黏性和“壁立性”,農民常常依崖鑿洞而穴居。沒有山崖,就平地挖出一個大方坑,在坑的三側鑿洞,一邊修坡下窯,叫做“地窯”。我的祖父們就住在這樣一個地窯裏。按照宗族的排行,我的祖父排老八,稱八爺,其他有六爺、九爺、十爺、十二爺(除去十稱二爺)等等,我的祖父八爺是個著名的木匠,九爺是鐵匠,十爺種地以後賣蒿子,二爺在漢中經商,六爺是榨油的梁頭(即打油的技師)。除十爺種地在家外,其餘都給柳村財東綽號叫“西北風”的朱姓做長工,六爺是我家的主要創業人。這些祖父早年去世,我沒有見過麵,隻有十爺大約在我5歲時也去世了,我隻是模模糊糊記得,這是一位常常帶著他的小孫子割草、拾糞的老人。

    六爺個子很高,身子很結實,力氣特別大,是個有名的油坊梁頭,飯量也特別大,吃蒸饃能吃6個,吃撈麵條不用大碗,用比耀州大老碗還大的黃瓷盆。一頓飯要吃2斤糧。這時,他給姓朱的大財東家開的油坊當梁頭。農村手工式的油坊,是一種木結構,一根比房屋大梁還要粗,約三丈長的大梁,一頭掛上一個石碌碡用滑輪把梁升高,不斷給梁加木楔子,加大梁的力量。六爺就是掌握榨油技術和能把楔子打得深和多的榨油工,農村稱“梁頭”。因為他的技術高,力氣大,由他掌管蒸榨油原料(棉子、菜子),做榨油打楔子等既要力氣又要有技術的活時,他總比別的梁頭要多出20斤油,因此很受姓朱的財東器重,將他的女兒嫁給我六爺,這位財東姑娘就是我的六祖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