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節 三十八軍統戰工作小結(1/5)

作者:範明字數:23522更新時間:2019-09-21 11:28:01

    中國共產黨在原國民黨三十八軍中的工作,除黨的建設、部隊改造、情報、保衛等工作之外,由來已久、貫穿始終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統戰工作。

    三十八軍地下黨工委在黨中央和陝西省委領導下,在貫徹執行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工作方麵取得了比較顯著的成就,而這些成就的獲得,則是由各方麵的因素和黨的各方麵領導力量共同工作和努力所得的。總結它的經驗教訓和特點,主要地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第一,這個部隊是最早接受、擁護我黨所提出的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停止內戰,一致抗日主張,並發動西安事變逼蔣抗戰,取得國共合作,形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楊虎城部隊的主要依靠力量。1938年5月,楊部被編為第三十一集團軍,旋又改為第四集團軍,由孫蔚如升任總司令,下轄三十八軍、九十六軍兩個軍,升任趙壽山為第三十八軍軍長,下轄十七師(下轄四十九旅、五十旅、五十一旅),由陳碩儒任師長,和新三十五師(實際上就是警二旅所改編),由孔從洲同誌任師長。因此這裏所說的三十八軍上層統一戰線的主要人物,實際上即當年在西安事變中任警備司令和公安局長的趙壽山同誌和率警二旅部隊解除國民黨憲兵團、公安局反動武裝力量和扣押國民黨高級將領的孔從洲同誌。他們不但在西安事變前和事變中,同我黨我軍有著密切的合作和廣泛的接觸,而且在抗日戰爭開始後,同我八路軍在前線也保持著接觸和聯係,並經常接受我軍朱總、彭總、賀總等的宣傳、教育和指導。繼則從河北保定戰役,到晉西北磧口整訓,並經陝甘寧邊區沿河南下到延川,又複東渡沿河南下到晉西南太行、中條山。除將這個部隊編入十八集團軍(即八路軍)戰鬥序列,受彭總指揮,並創辦了東路軍幹訓班,吸收十七師軍官到該校受訓,學習抗日遊擊戰術和抗日政治工作,使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在部隊廣大官兵中,深入人心外,趙壽山本人又親自從綏德南下到延安,謁見了毛主席,做了親切的交談,受到了莫大的感召和教導,使他更進一步地堅定了擁護中國共產黨,擁護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堅持國共合作,抗戰到底的決心。這些,為三十八軍地下黨工委領導和發展這個部隊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優良傳統和開展以趙壽山、孔從洲等主要對象的上層統一戰線工作,創造了有利條件,打下了堅固的基礎。

    第二,除我黨英明的、正確的抗日民族統戰方針政策和路線外,主要則是毛主席為首的延安黨中央總的領導和以周恩來為首的重慶辦事處,以太行前線彭總為首的前委的分線領導,對三十八軍的統戰工作起了決定性作用。他們對趙壽山本人的爭取、團結、教育、進步工作都付出了辛勤的努力和及時的、正確的指導。特別是自1937年冬起,作為一個堅決擁護共產黨,堅決抗日的左派的國民黨楊虎城部的將領趙壽山同誌,在磧口整訓後專程到延安謁見毛主席麵聆教導起,直到1947年秋,已經成為共產黨員而回到解放區老根據地的晉西北興縣,再度謁見毛主席,匯報了他十年來在黨的領導下,在抗日戰爭中貫徹、執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和解放戰爭中貫徹、執行反蔣統一戰線的工作和鬥爭情況止的這一階段中,所有有關爭取、團結、教育趙壽山成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上層左派的重大問題,以至有關他的子女們的學習安排細節工作,以及進一步把他逐漸教育、訓練、培養、吸收成為一名經過嚴峻考驗的共產黨員的重要事件,以至對他在白區的保衛、醫生等的安排等細節,幾乎全都是毛主席親自過問,親自聽取匯報,親自麵示機宜,親自決策,親自批閱和親自批複電報的。這些為做好三十八軍上層統戰工作,特別是趙壽山同誌的工作搭起了金橋,開辟了航道,指明了方向。

    第三,三十八軍地下黨工委在中共中央和中共陝西省委領導下,在中央軍委、中央情報部、西北特委分頭指導和配合下,對開展三十八軍上層統戰工作,采取了全麵開展、重點圍繞、黨內黨外、軍內軍外、上層下層多頭互相有機配合的方針和方法。

    全麵開展就是對三十八軍的所有上層,如:軍長趙壽山、參謀長李辰,十七師師長陳碩儒(繼為耿誌介)、申及智(初為幹訓班教育主任)、旅長李維民(後為副師長)、三十五師師長孔從洲、副師長孫子坤等上層統戰對象,按照他們的政治態度,曆史背景,社會關係,大體上分為左、中、右派,有計劃有組織地調動黨內黨外一切積極因素,無一遺漏地普遍地布置了做統戰工作的力量,開展了工作。同時在這一做上層統戰工作網中,還有一個爭取、團結、教育、培養這些做上層統戰工作的工作者問題,他們既是團結在黨的周圍擔任做上層統戰工作的重要力量,又是作為要做好統戰工作的上層對象。這些人物中,除少數如王耀辰、楊海涵(副官長,解放後入黨)、劉泊儒(軍需處處長)、李嘯蒼(參謀處長)等人外,絕大多數都是早年脫黨但繼續做革命工作的老同誌。如常漢三(參議、軍法處長)、劉俊甫(參議)、任敬齋(參議)、餘海豐(十七師參議)等和高級知識分子進步人士溫朋久(任趙壽山參議)、程文津、陳雨皋、柳乃夫等同誌。柳乃夫同誌是1938年秋到三十八軍任茅津渡三十八軍幹訓班的政治教官,1939年由於組織上爭取到調原進步人士十七師師長陳碩儒到九十六軍一七七師任師長,組織上派他隨陳到一七七師任陳的秘書,1939年六六戰役在對日作戰中,英勇犧牲。

    這批人裏,有些十分重要。密切配合黨組織做了許多有益工作的統戰人士,應該特別予以說明。

    溫朋久同誌

    溫朋久同誌,是一個早年留學日本和德國學習社會科學,具有進步思想的高級知識分子。抗日戰爭開始後,奔回祖國,在重慶參加抗日工作。趙壽山同誌曾向當時在重慶的周恩來和他的老上級馮玉祥請求派一批高級知識分子進步人士給他做參議和幕僚工作。1938年秋,溫朋久同誌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由王炳南同誌介紹來到三十八軍任趙壽山參議。他到部隊之初,即日就參加了部隊在中條山、黃河北岸,沿河由東向西的急行軍。他是一個沒有受過軍事訓練的高級知識分子,雖然書生氣十足,出了不少不懂軍隊規矩的笑話,但他苦苦學習以適應部隊生活和堅決的抗日情緒,在廣大官兵中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待部隊到茅津渡成立幹訓班和教導隊整編後,他即以趙壽山的參議身份和孔叔東等同誌擔任了幹訓班軍官大隊、軍士大隊、特別是教導隊的政治教官,講授政治經濟學和抗日政治形勢(主要依據新華日報資料)。並經常和趙壽山、孔叔東、申及智以及教導隊黨的負責人在一起親自巡視,聽取和參加晚間的學術和生活檢討會。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他教育學生,學生也教育了他,使他真正體驗了教學相長的道理,使他真正懂得了自我教育和自覺紀律與打罵教育的根本區別,前者是建立在高度政治覺悟的基礎上,而後者則是建立在強製和被迫懲罰的基礎上的。他用這些道理,反過來經常說服、影響當時任幹訓班教育主任的黃埔軍校四期的學生,長期在西北軍中由早年的西安綏靖公署的步兵訓練班任軍事教官和大隊長,有軍事教育技術特長,但與國民黨無密切聯係而對西北軍又比較忠實的申及智。申是一個長期墨守成規,堅持所謂“兵不斬不齊”、“不打罵不能帶兵”的軍事技術教育者,比較順利地成為一個訓練新做法的追隨者。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