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十一回 哭窮途公子捐生 救顛危禪僧仗義(2/2)

作者:【清】惜陰堂主人字數:5668更新時間:2019-09-21 11:55:37

    且不講梅良玉的安身。列位,可知那和尚的出身嗎?他乃是本府第一個大鄉宦,弟兄二人,他愛習武,兄弟習文。

    他少年時曾中了一個武探花及第職,特授禦前保駕的都尉,官至三邊總製,與那胡虜韃靼交兵,屢戰屢勝,那韃靼見了,失魂喪膽。天子見他屢建奇功,升為當今提調天下兵馬大元帥,又加兵部尚書之職。他自到京之後,見天子信用奸邪,對那盧杞等十分寵愛,誅斬忠良。他思想在邊關殺戮過多,便棄職掛印,往天台投師,削發為僧。他俗名姓陳名曰高字大忠,法名香池和尚。他兄弟乃吏部尚書,名東初,現任在高師。閑話少敘,書歸正傳。光陰似箭,不覺已有兩月光景。那日香池和尚。

    正在方丈閑遊,看那些盆景,忽見管門僧人進內稟道:"二老爺要看師父。"和尚還未答應,隻聽得有人叫道:"兄長,小弟今日特來相看。"和尚說道:"愚兄失迎了。"二人攜手入方丈,見禮坐下。沙僧捧上茶來,二人用畢。隨來的家人,俱過來磕頭,寺僧人,也過來見禮。香池和尚問道:"賢弟幾時回來的?"東初答道:"昨天才回。聞得兄長在此寺內安禪,故而特來拜謁。理應帶同弟媳、侄兒、侄女,都來拜見,又恐有煩興居。"香池道:"賢弟來到,足見手足之情,何勞弟媳、侄兒、侄女來此?"二人談心,不覺梅良玉走來,看見二人形容一樣,便止住了腳步,站在一邊,聽他們說話。香池道:"賢弟,我常愁你伴君如羊伴虎,但如我緇衣草履,沒憂沒辱,你今日回來,真正知足不辱。你今日來看我,卻見了同胞手足,也是千朵桃花一樹生。"陳公道:"說哪裏話來!為弟昨日到家,隻見園亭倒塌,花木殘敗,怎似兄長這等清高?但為弟的福淺,不得如兄長之見識,但弟居官,難瞞兄長之見察,亦非不忠之故,隻因被奸賊弄權,將梅伯高陷害-奸賊將我保奏興師,又為武將,那梅伯高不忍,便直諫,是以命喪黃泉。弟等削職歸裏,此乃不幸中之大幸也。為弟的觀兄長這些盆景,真正可愛,其實精微,不知出於何人之手?弟家內園亭,意欲修理,望兄長命他在我處點綴點綴,不知可否?"香池和尚笑道:"賢弟,不說盆景精致,愚兄幾乎忘了。我無意中得了一個孩子,此人姓王名喜童,乃是異鄉人氏,流落在此,這些花草全然是他修理的,又寫得一筆好字,隻愁他沒有出身之地,若賢弟要修理亭園,此人十分中用。"便叫喜童道:"見過了二老爺。"又吩咐道:"你跟二老爺去,好生服侍。"喜童聽說,兩眼流淚道:"小人願隨太師早晚叫喚,也得報效。"香池道:"你二老爺也同我一樣,我不日就要回山,那時沒人照應你。"喜童聽說依允,隻得拜辭了太師,陳公又吩咐道:"你去收拾行李。"太師道:"他沒有鋪蓋行李,你回去,送一副行李給他也罷。"陳公道:"兄長吩咐,敢不依從?"於是,二人又談些家常,方才辭別起身。太師送出山門,陳公上轎,喜童隨了陳公的轎,一直回至府門。到了大廳門口下轎,陳公帶著笑臉,一直走進內室,望著夫人說道:"今日老夫往壽庵寺中拜見了兄長,得了一個小孩子。"夫人問道:"老爺所得什麽人,這等歡喜?"陳公道:"你見了那個孩子,也必歡喜。"此時,公子、小姐聽得帶了一個人回來,唧唧噥噥說道:"不知是何等樣人,爹爹這般喜歡。"言還未了,隻見王正帶了一個俊後生,從腰門外走將進來。王正指著說道:"這是夫人,快磕頭!"那後生磕了頭,複向公子也見過了禮,又見杏元小姐,梅公子偷眼一看,見她果然上下齊整,天姿國色。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