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十八回 趕路途民夫憤恨 到重台兄妹沾襟(2/3)

作者:【清】惜陰堂主人字數:7078更新時間:2019-09-21 11:55:41

    陳公含淚勸道:"孩兒已經去了,自己悲傷也無益了,且免愁煩,將惜自己的身子要緊。"夫人哭啼啼說道:"活滴滴割了我的心肝,叫我如何忍得傷悲?"陳公又勸道:"女兒在十裏長亭,又囑咐了一番,叫你千萬不要哭壞了身體,隻當她在家不幸身故的一般。她叫在寒食、清明時節,與她一陌紙錢,一桌羹飯,就感你我的恩澤了。"夫人聽說,又哭了一會,方止住了眼淚。

    不講城中之事,且說那和番行路之人。一路上,盧杞的號令森嚴,把那些腳夫催得叫苦連天,哭聲震野,非止一日,也是那些腳夫,否極泰來,那一日來到交界的地方,那盧杞奸賊向著黨公說道:"老夫要分路進京交旨。年兄送杏元到關交代,議了二國和好,方可回朝。"黨公說道:"老夫在此不送了。"不言盧杞進京交旨,且說一路行人,取路往邊關而來。那些腳夫回稟黨公說道:"小姐們一路上辛苦,暫住兩日,歇一歇再走。"黨公依允,與梅璧、春生道:"老夫看著腳夫,似鐵打的漢子,尚且如此,何況女流乎?明日到了外國,這些柔弱的女子,多應是死。"梅璧答應道:"正是。這都是奸賊傷天害理,斷送了許多的性命。"再說那眾腳夫歇息了兩天,又啟程而行,雖不比盧杞那樣催促,卻也不敢停留。

    那日,正往前走,忽見前麵一座城池,隱隱城中現出一座高樓。杏元小姐在那香車中看見,便問眾腳夫道:"前麵是什麽城池?那座高台,是何名色?"腳夫稟道:"啟貴人得知,前麵是河北邯鄲城縣池;那座高台名曰重台,就是漢光武相會姚期,棒打重台的地方。"杏元小姐聽得腳夫說了備細,在香車裏叫表兄梅璧走上前來,問道:"賢妹,愚兄在此,有何吩咐?"杏元道:"煩兄長回稟黨公,在此住歇一日。"梅璧將小姐所說之話向黨公稟明,黨公道:"既是小姐要住一天,老夫吩咐地方官打掃公館伺候。"梅璧道:"多謝年伯了。"回轉身來,又與小姐告知黨年伯依允。黨公隨後即差人諭知邯鄲縣官聞知。縣官聞是欽差的鈞旨,即差衙役打掃公館,通知文武官員,在十裏長亭候接。

    直至臨晚,黨公一行人方到,縣主叩見,迎接進城。杏元小姐與眾女子在公館內居住,黨公與二生在外居住,各官方辭回轉署內。一夜晚景不提。

    次日早晨,杏元小姐傳與知縣,預備香案,在重台上要遙拜家鄉,縣主聽了,一一準備停當。不一時,杏元小姐與眾女子俱上香車、小轎,黨公與二生乘馬相隨,緩步而行,來至重台。寺中僧人,早在山門外迎接。來至大廳,香燭俱已備齊,請小姐下了香車,參佛拜像。眾女子俱已拜畢。杏元小姐道:"重台上香燭,可曾備好否?"執事人回道:"香燭齊備多時,請貴人拈香。"於是,杏元小姐吩咐眾女子道:"列位姊姊,暫且少坐片時,待奴家拜過家鄉,列位再上台來。"黨公在台下等候。小姐同了梅璧、春生步上台來,走進了亭子,便問梅璧道:"家鄉在哪一方?"梅璧道:"賢妹要拜家鄉,可向東南遙拜。"小姐走上前去,向東南深深下拜道:"爹娘在家,知道孩兒在此拜望嗎?"拜罷,站起身來,望梅璧,不覺兩眼流淚,礙著春生在旁,不好說話。忽然心生一計,叫兄弟道:"你可下去,叫那些女子上來。"春生心中早已知道明白,暗想道:"他二人要說離別之苦,礙著我在此,不好說話,她不便開口。就此下去,多過一會,讓他二人多談談離別之苦。"於是,步出亭子下台去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