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十五節 日與宦官為敵

作者:李道英字數:2480更新時間:2019-09-21 12:08:01
眾所周知,宦官是皇帝身邊的奴才。但這些奴才,卻可利用他們的特殊地位,成為皇帝的耳目親信,成為朝臣巴結皇帝的中介,甚至勾結奸佞,把持朝政,釀成閹黨之禍,漢代、明代、清代均有此事,唐代也不例外。 唐至玄宗,自從得到楊貴妃後,耽於淫樂:“從此君王不早朝”。皇帝老子一不上班,逐漸大權旁落,大宦官高力士等插手政事,進退朝臣,氣勢顯赫。安史之亂後,宦官專權之事愈演愈烈,他們權在人主之上,以至弑君、廢君有如兒戲,氣焰甚囂塵上。 韓愈向以儒者自居,熟知君臣大義,根本不把這些閹奴放在眼裏。但事情也就那麽湊巧:韓愈必須和宦官們打交道。這事還得從韓愈在東都洛陽做官說起。 韓愈為避免卷入是非,主動要求分司東都,做了洛陽國子監的權知(試用)博士,三年後轉為真博士,至憲宗元和四年(809)六月,改官為都官員外郎。當時東都留守鄭餘慶是最高行政長官,韓愈與鄭餘慶有舊,他由教授改任都員外郎自然和鄭餘慶的賞識有關。都員外郎雖屬尚書省的刑部,但在東都並無多少具體工作,韓愈實際上是以都官員外郎的官銜,供職於東都留守機關,具體職責是管理祠部事務。而祠部的主要工作是“掌祠祀、享祭、天文、漏刻、國忌、廟諱、卜筮、醫藥、道佛之事。”具體到東都的都官員外郎,則主要是負責佛寺道觀之事。這就有意思了:韓愈向來是既反佛,又反道,現在分配的工作,則是既管和尚,又管道士。這事本身已使韓愈不快,但更讓他撓頭的是,宦官們也要插手佛寺道觀之事。 唐朝的皇帝,不是信佛,就是信道,甚至兼而信之。於是在德宗、憲宗朝,就專門設立了功德使,負責佛寺道觀的建築以及佛道徒的入籍事務,而這一職務由宦官充任。唐憲宗元和年間的功德使便是大宦官吐突承璀。東都洛陽的宦官仗著後台強硬,肆無忌憚地插手寺、觀之事。韓愈雖不滿意自己的工作,但仍嚴格恪守自己的職責,行使自己的權力。這就難免和官宦發生激烈的鬥爭。據皇甫湜《韓文公神道碑》雲:“中官號‘功德使’,司京城觀、寺,尚書(鄭餘慶)斂手失職。先生按《六典》盡索之以歸,誅其無良,時其出入,禁嘩眾以正浮屠。”就是說對宦官在佛寺、道觀問題上的插手幹預,鄭餘慶怕得罪宦官而撒手不管,而韓愈則毫不含糊,他依據《六典》有關祠部職權範圍的規定,大膽履行自己的職責。他置憲宗所設功德使於不顧,把宦官們批準剃度入籍的僧尼,“盡索之以歸”,強行讓他們還俗;並“誅其無良”,即誅殺那些借佛事胡作非為的不良之徒,並限定僧尼出入佛寺的時間,使他們不得隨意招搖過市。韓愈這些強硬措施,大大激怒了跋扈成性的宦官,他們不但到鄭餘慶那裏去控告韓愈,而且“惡語詈辭,狼藉公牒”,惡言相加,擾亂辦公,十分猖狂,而韓愈也態度強硬,決不向宦官妥協,並寫信給鄭餘慶:既然讓我管祠部,我就必須過問僧尼之事;如果不讓我履行職責,那就請另行安排我的工作。 宦官氣焰囂張,後台強硬,韓愈“日與宦官為敵”,能有他的好果吃嗎?鄭餘慶又不敢得罪宦官,當然不可能公開表態支持韓愈。為了息事寧人,鄭餘慶隻好將韓愈調任河南縣縣令。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