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序言(1/2)

作者:劉戰英字數:5086更新時間:2019-09-21 12:29:05

    黃浪華

    空軍的作者,不管是業餘的還是專業的,有兩個人是不能忘記的:一個是王世閣,一個就是劉戰英。這就同沈陽軍區的作者不能忘記田成仁、柳清波,武漢軍區的作者不能忘記駱峰,濟南軍區的作者不能忘記趙驁,蘭州軍區的作者不能忘記尉立青,廣州軍區的作者不能忘記柯原、伊增勳……一樣。這些在各軍區、軍兵種活躍過的文藝幹部,盡管現在有的已經離退休了,有的轉業到了地方,甚至有的已作古,但他們都曾經把自己的心血澆灌到部隊年輕的作者身上,他們的業績永存!正因為有這樣一批人,我們軍隊的文藝創作隊伍才像長江後浪推前浪一樣,一茬接一茬地茁壯成長著。

    記不得什麽時候認識劉戰英的了。隻記得一九七三年後,空軍文化部來了個小夥子,滿臉絡腮胡子,說起話來粗聲粗氣,辦事風風火火,渾身上下透著燕趙之士的豪氣。他就是劉戰英。他三天兩頭到我們《解放軍文藝》編輯部來,了解我們的組稿意圖。起初,我還以為是他自己想寫點什麽。後來才知道,他剛剛接替王世閣的工作,分工專管空軍的文藝創作。那時,空軍的創作,特別是部隊業餘創作,遠比許多軍區、軍兵種差。他好像不服氣,打算辦一拉溜的創作學習班(當時還不叫筆會),抓出一批創作骨幹和作品來,打個翻身仗。不過,辦學習班談何容易。一個班,十幾個人,時間一到三個月,光住宿費就嚇死人。文化部是個清水衙門,哪來這筆款?劉戰英還真有辦法,他找各軍區空軍文化部門的領導做工作,說服他們出錢給招待所,硬是把學習班辦起來了。從一九七四年到一九八四年他調入空軍創作室一直到一九八八年轉業,十多年中,他竟辦了二十來期文藝創作學習班,參加學習班的年輕作者不下四五十人次!

    劉戰英也是一名業餘作者。如果沒有犧牲的精神,那是很難想象他會有如此熱情去辦學習班的!參加學習班的作者,可以說都是從部隊基層選送上來的“秀才”。他們的領導和戰友對他們寄以很高的期望,說白了,就是要他們參加學習班後,要拿出成果來,要能在報紙雜誌上見到“白紙黑字”。這不僅難為了“秀才”們,更難為了學習班的主持人。主持人手上不掌握報紙雜誌,作品能否發表,他說了不算。怎麽辦?他隻有在“秀才”們的作品上下功夫,幫他們把作品弄得“好上加好”。這一來,人家構思沒有完成的,他要幫忙完成構思;人家缺乏生活的,他要幫忙補充生活;人家沒有題材,他要把自己的題材掏給人家……總之,你得使盡吃奶的力氣,讓那些業餘作者的作品一篇篇都能問世,否則他們回去無臉見江東父老。於是,一期創作學習班下來,主持人想寫的好幾篇東西,全沒了:因為它的構思細節甚至題材,全肢解給了別人。我在《解放軍文藝》編輯部當編輯十幾年,很少寫短篇,何也,症結就在此。但我是編輯,為他人作嫁衣裳是我的職責。劉戰英呢?他可以這樣做,也可以不這樣做。毛澤東說得好,人總是要有點精神的。沒有點精神還行嗎?一期學習班辦下來,一批新作品見了報,劉戰英歡天喜地得不行,比自己的作品見鉛字還高興!一期又一期學習班辦下去,一批又一批年輕作者冒出頭,劉戰英更是樂不可支。到我們編輯部來,談起他們,劉戰英總情不自禁地說:“那是我們第×期的學員!”口氣中充滿著自豪與驕傲!這些作者總忘不了鋪路人,他們到北京來,準要到劉戰英家去拜訪。他的家,真是賓客盈門,成了空軍業餘作者的沙龍。當然,這些人當中也有一闊臉就變者。他們成了名家之後,談起到戰英或劉戰英的作品,常常會臉一拉、嘴一歪;“哼,他呀……”有個別的,在劉戰英落難的時候,還投井下石呢!可是,劉戰英從不計較這一切,他照樣說起話來粗聲粗氣,辦事風風火火,渾身上上下下透著燕趙之士的豪氣!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