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 俄羅斯國家特點與民族個性(2/5)

作者:王國傑字數:46262更新時間:2019-09-21 15:27:05

    俄羅斯的軍事力量是其強國的重要指標之一。俄羅斯是當代世界上兩個核大國之一,在俄美核對峙的態勢下,西方十分擔心俄在核武器研製上的“上升態勢”,也擔心俄經濟的“下滑狀況”,一旦這兩種趨勢反差太大時,俄羅斯國內政治將無序運行,這首先將對歐洲局勢造成重大衝擊,然後再波及全世界,其後果與影響將難以想象。須知當今世界最大的威脅就是核威脅。因此,西方特別關注對俄政局以及對俄羅斯經濟及軍事動態的綜合分析。美國一直在關注著俄羅斯的核活動。40 多年的核對峙對俄美兩國的關係的影響非常深遠。盡管近年來俄美兩國在聯手打擊恐怖主義,但雙方都有數以千計的核武器指著對方,隨時準備發射,而且沒有誤差,這就加大了意外發射的風險。這一僵局使得美俄關係要取得實質性進展難度很大。而且俄蘇雙方的核威脅也削弱了全球削減核武器的努力。從核威脅這個角度上講,俄美雙方仍處在冷戰思維及冷戰心態之中,可以說,在核領域內冷戰並未結束。

    美國枟基督教科學箴言報枠2004 年5 月6 日發表了一篇文章,題目就是“美俄核武器仍舊相互瞄準對方”。文章講:美俄核武器仍處在冷戰狀態,而且一觸即發。在1998 年和2000 年美俄首腦會談中都提到應該建立起美俄聯合預警係統,以借助美國的先進衛星係統及俄羅斯廣泛的雷達網,可以更好地控製超級大國的核武庫及核威脅。但後來這個係統並沒有建起來,因為美國在搞導彈防禦係統。據五角大樓估計,在2004年之後的5年裏,美國準備用530億美元來開發、部署和升級全美多層導彈防禦係統,這種防禦係統還涉及海軍基地係統及裝在波音747飛機上的防禦係統和太空係統。但是美國一家獨立的科學家組織近日發表了一項長達76頁的報告稱:美國的導彈防禦係統根本就沒有防禦能力。一位科學家講:任何一種不先進的“反措施”都會使你苦心經營多年的防禦係統失靈,這種情況甚至比沒有用更糟糕,因為這在實際操作上是十分危險的。

    據歐盟統計的數字,到1995 年9 月,俄羅斯仍擁有2暢5 萬件核武器,其中包括戰略核武器及戰術核武器,其數量與美國等同。相比之下法國僅有500件核武器,英國擁有250件。

    枟中國國防科技中心網站枠2004年2月11日發布美俄核武器的新資料:到2004年在洲際導彈上俄羅斯對美國占有明顯優勢:彈頭總數俄為164500 枚,美為50000 枚,俄是美的3暢3 倍;俄羅斯保留了強大的SS-18和SS-24多彈頭導彈。但是在潛射導彈上美國技術先進,占有明顯優勢。美國潛射導彈的彈頭總數是俄羅斯的3暢12倍,目標摧毀能力是俄羅斯的2暢5倍。在戰略轟炸機方麵美國也有重大優勢。美國總統布什曾在2001年11月13日表示:美國計劃到2010年時將部署的核彈頭數量減至1700枚到2200枚。2004年3月美軍方宣稱美將全麵升級洲際導彈能力,用“民兵3型”導彈取代“和平衛士”導彈。

    俄羅斯不僅擁有與美國數量相等的核武器,同時還擁有與美國水平相似的“模擬核試驗技術”,這種技術可以通過非實地核試驗獲得實地核實驗效果。這種技術是核大國的一個重要技術指標。俄羅斯軍事專家符· 蘇哈普奇講:“俄羅斯和美國所擁有的這種模擬核技術是法國、英國和中國遠遠不可相比的。”可見,在以高科技為主體的“第四代戰爭”中俄羅斯仍然是不可忽視的一支重要力量,俄羅斯目前仍然可以依靠其核武器來維係其世界大國的地位。

    據俄塔社2003年12月23日報道,俄羅斯已於12月21日組建起了第四個導彈團。該團所配置的是俄製新式彈道導彈“白楊-M”型導彈,俄國防部長講:“隻有這種導彈才能保證俄羅斯的安全和主權。因為有了它任何大國向我們施加的壓力都將沒有任何意義。”預計到2015 年這種導彈將成為俄羅斯戰略火箭力量的基礎。白楊導彈的突出特點是:它是裝在起落架上的,絲毫不受核爆炸的影響,飛行中不會被美國的任何一種雷達所發現。美國人至今仍無法測出它的飛行軌跡。這種導彈早在1997年12月25日正式生產。俄國防部計劃每年組建一個白楊導彈團,每個團裝備10枚白楊導彈。這種導彈被認為是俄軍工最具前景的開發項目。它能保證俄羅斯在21 世紀在核武器競賽上與美國平分秋色。有報道講,美國之所以要發展反導彈防禦係統,正是由於俄羅斯裝備了“白楊-M型”導彈。俄製白楊導彈的發射與飛行靠儀表是無法測出它的參數的。它擁有三台固體燃料主發動機,這就使它的速度大大高於其他導彈,也使敵方的反導係統無法對付它。它在飛行中對方也無法攔截它。其原因是他還備有數十台輔助發動機。其操縱儀表、飛行軌跡難以預料。而且這種導彈根本不怕核武器的主要殺手——電磁脈衝。這種導彈還裝有避免對方反導係統跟蹤的特殊設備。總之,白楊導彈是俄羅斯軍人的驕傲,也是俄羅斯實力的一個重要砝碼。

    俄塔社莫斯科2 月12 日報道:2004 年2 月俄羅斯軍隊舉行了代號為“安全—2004”的戰略大演習,其規模小於美國一年一度的“全球盾牌”戰略演習。這次演習俄羅斯動用了六個軍區、核三位一體力量和航天部隊。用總統普京的話說:“這樣的演習好長好長時間(大約有20 多年)都沒有舉行了,部分原因是資金不足(現在俄羅斯依靠石油漲價國家的黃金外匯儲備已超過800億美元)。今後這樣的演習還要繼續進行。”普京還強調說:“核力量是保障俄羅斯安全的關鍵問題之一。在蘇聯時代,蘇聯的存在及它的核力量曾是世界強有力的穩定因素。現在形勢變了,但世界的安全和穩定還應當保持,包括借助俄羅斯強大的核力量。我們搞演習不應當讓別人怕我們,應當讓世界把俄羅斯的軍事實力看成是安全因素。”據悉參加演習指揮的將軍就有250位,還有2000 多名校級軍官,9000 多名士兵。此次演習發射一枚洲際導彈的價值就有3億~6 億盧布。盡管普京強調這次演習是為國際安全,明眼人一看這和20 年前一樣:這次核試驗目標仍是針對美國的單邊主義和霸權主義。去年美國國防部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向國會提交的一份報告,上麵白紙黑字寫著:華盛頓不排除對一些國家進行先發製人的核打擊。這份報告沒有點俄羅斯的名,但在另外文件裏卻提到俄羅斯。因此演習應該看成是俄羅斯對美國先發製人核打擊立場的回應。這次核演習的指揮者就講:“華盛頓重新把核武器變成解決政治問題的工具。美國新的核武器學說中存在著許多令人無法理解的地方。因此我門對此必須有所反應。”

    俄羅斯這次核演習引起了全球的關注,也取得了巨大成功。俄成功地試射了一些新式武器。其中試射成功的一枚新型飛行器,它具備高超音速(其速度是音速的5 倍以上,還有份材料說是音速的10 倍)、“自動漂浮”(任何衛星都無法找到它)等特點,它有能力改變其飛行軌道,可穿透所有的導彈防禦係統(MD)。以這種飛行器為基礎生產的新型導彈將會使任何導彈防禦係統失效,這將確保俄羅斯在今後一個時期內的核威懾能力。這也證實:當今世界上隻有俄羅斯敢對美國叫板,俄羅斯在軍事上仍然是強大的。

    在普京連任總統之後俄又成功地發射了一枚洲際導彈。據新華社駐莫斯科記者宋世益2004年3月17日從莫斯科發回的報道說,莫斯科當地時間15 時08 分,“新莫斯科斯克號”核潛艇從巴倫支海水下發射了一枚RSM-54型導彈,導彈攜帶的兩枚彈頭精確地擊中了遠東堪察加半島上的目標。該潛艇身長167米,最大下潛深度有650 米。艇上官兵有140 人。該潛艇可裝備16枚RSM-54型洲際導彈。該導彈屬於第三代洲際導彈,其一枚的重量為40暢3 噸,長14暢8 米,射程為8900 公裏,於1986年起開始裝備俄海軍潛艇。2005年4月17日枟參考消息枠報道:俄羅斯國防部決定,到2010 年俄戰略火箭師將從現在的15個減為10個。現役的洲際導彈將從現在的496 枚減為313枚。但不會對俄國防安全造成影響。

    有人講蘇聯70年就建立起了一個軍事強國,而不是一個經濟強國。總體上看這是個缺陷,局部上說這是優點。綜觀近代西方各國實現工業化大都走的是軍事強國、對外掠奪的道路(如荷蘭、西班牙、葡萄牙、英國等)。日本從明治維新時代起就走的是富國強兵之路。軍工產品的質量在一定程度上展示著這個國家的科研水平,發達國家都是優先將高精尖科研成果應用在軍事領域。而且一個國家的軍事實力又不是在短時期內就能搞上去的。這就是說在國際影響力上,軍事實力的作用要大於經濟實力。強大的軍隊不僅能保證自己國家不受外來侵略,而且也能保障自己領土不被別人肢解。隻要俄羅斯軍事大國地位在,誰想再肢解俄羅斯就不會那麽容易。

    曆經10多年的激進改革,俄羅斯國力已十分衰弱,無力再支撐超級大國的身份,但其軍事實力卻仍很強大,別人不可輕視它。它在世界軍事對抗格局中仍有發言權。在當代國際戰略上,俄羅斯的退勢是暫時的,守勢是過渡的,而攻勢則是長久的。在國際戰略西部,重點要看法國、德國和俄羅斯三國走向及相互關係。在歐洲局勢發生變化時,英國的穩健性,法國的超前性,德國的突發性都會為俄羅斯的關鍵性提供機遇。因此,當今世界上幾個主要大國始終以各自不同心態關注著俄羅斯的動態。它們都不敢輕視俄羅斯的影響和實力。俄羅斯的文化力量和理念力量(也就是它的軟實力)更是不能忽視的。

    據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公布枟1995—1996 年軍事力量對比枠報告中講:到1995 年10 月俄軍隊總人數為191暢7 萬人。此前,俄羅斯已裁減了38暢5 萬人,這裏要強調的是俄羅斯征兵能力很強,其愛國主義,民族主義傳統仍會給俄軍事以強有力支撐。而且他們一直都走在世界軍事現代化的前列。早在1932年蘇聯就組建起了世界上第一支機械化軍,1933年組建起世界上第一個戰略轟炸航空軍,並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擁有空降兵的國家,1936年時蘇聯已擁有6 個航空旅。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軍現代化水平得到最完美的體現。在21世紀俄羅斯已著重創建戰略火箭部隊等新型軍隊,以適應現代化戰爭。

    蘇聯解體後葉利欽十分重視軍隊建設。1992年3 月16 日葉利欽宣布要組建150 萬人的現代化軍隊。實際到1997 年3月俄現役軍人為170萬。其中國防部直屬部隊43萬人,包括戰略火箭軍10萬人(在編15個火箭集團軍、11個發射場、10個發射基地)。其主要裝備有 73 枚洲際導彈(彈頭總數有 3577枚),34艘戰略核潛艇(裝備有540 枚潛射導彈),85 架戰略轟炸機,19架支援保障飛機,100部反彈道導彈,22顆偵察預警衛星,20多部預警雷達。俄陸軍有46 萬,主要編製有:陸軍司令部,各種特兵種司令部,8 個軍區,1 個集團軍群,8 個集團軍司令部,9個軍、53個師、57 個旅、94 個團、36 個直升機團、8 個特種兵突擊隊。俄海軍約有22 萬人,主要編製有:海軍司令部,4個大艦隊、1個驅逐艦隊、4個艦隊航空兵司令部、6 個航空轟炸機團及海岸防禦部隊。據新華網莫斯科2006 年7 月25 日報道:俄海軍當今至少擁有360 艘艦艇。盡管這個數量僅相當於蘇聯艦艇總數的30%,但由於俄羅斯彈導導彈戰略核潛艇比美國海軍多一倍,主要水麵作戰艦艇現代化程度高,俄羅斯仍是一個海軍強國。海軍航空兵擁有飛機970 架。俄空軍約有14暢5萬人,防空部隊17暢5萬人,準軍事部隊58暢3萬人。此外還有預備役約240萬人。可見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國力衰退了,但其軍事實力並沒減弱。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