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4 麵向未來的中俄關係(3/5)

作者:王國傑字數:17112更新時間:2019-09-21 15:27:22

    1 99 7 年4 月2 2—26 日,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正式訪問俄羅斯。雙方首腦就整個雙邊關係及迫切的國際問題進行詳細會談。中俄雙方提出要建立一個公正的多極世界。中俄兩國都不接受單極世界的主張。雙方認為,世界不應該由一個或幾個國家發號施令。每個國家都有權發表自己的主張。中俄雙方的這一立場被許多國家接受,就連西歐也對美國主宰一切感到反感。江主席這次訪俄還與有關人士確定了大型合作項目的落實情況。如實施向中國輸送西伯利亞天然氣、俄羅斯參加中國三峽建設等計劃。雙方還討論了在航空、開發宇宙等高科技領域進行合作的可能性。這些標誌著中俄關係已處於最佳時期,中俄關係也進入務實階段。

    1997 年11 月 9—11 日,葉利欽訪問北京和哈爾濱。這將是俄羅斯總統5 年內(1992—1997)第五次訪華。這次中俄雙方將對一些國際問題和兩國政治和經貿問題發表聯合聲明。同時,兩國還將簽署一係列雙邊協議。俄總統新聞秘書在葉利欽訪華的新聞發布會上說,有些協議將是獨一無二的和具有創造性的。他說,這次隨總統訪華的代表團的陣容也是空前的。這些足以說明俄羅斯對此次訪問的重視程度及誠意。這些也證實,俄中關係已經成熟,它正在有節奏地、穩步地向前發展著,前景良好。這次隨葉利欽來華的一些部門及地區的領導人將同中國對口的地區與部門討論簽訂有關合作協定。而且,在中俄兩國首腦參與下將在北京舉行“中俄友好、和平及發展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這將是一次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要活動。

    到了普京時代中俄雙邊關係發展得更快。到2 003 年 3 月15 日普京連任總統時胡錦濤與普京通電話,就發展中俄關係交換意見。胡錦濤高度評價2000 年以來中俄關係所得到的鞏固和發展,特別是枟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枠的簽署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在不斷深化。200 3 年5 月26 日,胡錦濤在擔任國家主席3 個月後出訪的第一站就是俄羅斯,這表明中國新一代領導人十分重視近鄰外交。200 4 年中俄雙方領導層的互訪頻繁,中俄關係進入新的曆史時期。

    回顧這些年來中俄關係的發展情況,從中我們不難看出:這些年中俄關係的發展水平高,速度快,影響大,特點多。水平高是指中俄關係完全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之上,而且不針對任何第三國。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一直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不同任何國家、任何集團結盟的方針。獨立後的俄羅斯也奉行多方位的對外政策,強調“俄羅斯在多極世界中應該成為一極,並且不參與到其他極中去”。因此,中俄兩國建立起戰略協作夥伴關係,並不是彼此結盟,也不針對任何第三國,而是表明雙方願意麵向21 世紀,以涉及亞洲及世界未來重大問題上的加強互相磋商與協作,以促進亞洲與世界和平、穩定地發展。中俄關係發展速度快,一是指結束過去快。20 年的對立與對抗盡管在一些人的心理仍留有陰影,但就大的問題上比較協調一致。尤其是中俄兩國高層領導人互訪不斷,十分親密,西方稱之為中俄關係進入蜜月時期。短短5 年,中俄關係的質量已超過了50 年代中蘇關係的水平。二是指從中蘇關係向中俄關係平穩過渡快。中國最早承認新獨立的俄羅斯,並認定俄羅斯是蘇聯的繼承者,是獨聯體的骨幹與核心。這樣,蘇聯劇變沒有影響到兩國之間的關係。而且,蘇聯解體之後,中俄關係發展得更快、更好。中俄關係影響大,指近幾年中俄關係的迅速發展已引起世界各方麵的關注。中俄關係已成為當今世界的一個熱門話題,也成為鄰國友好相處的榜樣。中俄關係的良性發展,無論是對亞洲的安全,還是對世界和平都具有重大影響。總之這些年來,中俄經過共同努力,兩國在邊界問題、經貿合作、文化科技合作、軍事交流諸方麵取得重大發展及顯著成績,在某些方麵已取得曆史性的突破。

    首先是邊界問題。邊界問題是長期影響中俄關係的重要因素。60 年代,在中蘇東段邊界及西段邊界上都曾發生過武裝衝突。中蘇共同邊界近20 年中,刀光劍影,十分緊張,雙邊幾乎沒有交往,不通行,不設關。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致使邊界地區封閉落後,經濟蕭條,許多隔界而居的親戚長期無法往來。邊界呈現的緊張狀況也加劇了中俄雙邊的經濟負擔,缺乏安全和平的建設環境,給雙方造成了不良影響。從 1986 年起,中蘇雙方領導人就邊界問題已經開始磋商。在中蘇關係正常化的進程中,蘇方已表示接受以界河主航道為界的國際法原則。此後,雙方就邊界問題進行多次談判,並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1 99 1年5 月,中俄雙方正式簽署了枟關於中蘇國界東段協定枠,中俄東段共同邊界2500公裏長。協定簽訂後,中俄兩國專家進行了精確的測量,確定了分界線。將有爭議的地段一部分劃歸俄羅斯,一部分劃歸中國。在劃定邊界之後,曾出現過一些分歧。比如,在赤塔州,俄國一直占領的黑龍江上175 平方公裏的緬克謝利島就有爭論,按1991 年協議及劃界結果,該島歸還中國。諸如此類的爭議還有幾處,有幾萬平方公裏的幾小塊,劃歸了中國。俄枟新時代枠周刊19 96 年7 月12 日上一篇文章也講:這些地方本來就是中國的領土。19 97 年底,中俄邊界的測定工作完成。葉利欽1997 年11 月9—11 日將在北京與中國最後敲定東段邊界的劃定工作。據說將把幾個有爭議的島嶼的劃定工作留給後代去解決。其餘東段邊界將按雙方測量結果最後劃定。應該說,這是一項最重要成果。在人類曆史上曆次戰爭及衝突多數是由邊界問題引起的。此後,中俄東段邊界就有了法律文件為依據了。1992 年初,中俄兩國立法機構通過了枟中俄東段邊界協定枠。1 994 年9 月,江澤民訪問莫斯科時,雙方又簽訂了中俄西部邊界協定(約 186 0 公裏長)。該協定隨之為雙方最高立法機構通過。到1 995 年,中俄邊界除了烏蘇裏江上的黑瞎子島,額爾古納河上的阿巴該圖島這兩個島是遺留問題外,其他問題已全部得到解決。1 99 7 年11 月葉利欽訪華準備把這些遺留問題交後代解決,雙方準備簽署邊界問題的最後文件。這樣,在300 多年的中俄關係中,兩國第一次有了一個法律明確劃分清楚的邊界線了。它為保證兩國邊界永遠成為睦鄰友好關係打下了可靠的基礎。這是中俄3 00 年外交史上最重要成果。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