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42. 知者患於不得達效,不知者亦自以為未識

作者:張曦字數:2930更新時間:2019-09-21 16:54:11
原文 何謂無由得效之難?上材已莫知,或所識在幼賤之中,未達而喪;或所識者,未拔而先沒;或曲高和寡,唱不見讚;或身卑力微,言不見亮;或器非時好,不見信貴;或不在其位,無由得拔;或在其位,以有所屈迫。是以良材識真,萬不一遇也;須識真在位識,百不一有也;以位勢值可薦致之士,十不一合也。或明足識真,有所妨奪,不欲貢薦;或好貢薦,而不能識真。是故,知與不知,相與分亂於總猥之中;實知者患於不得達效,不知者亦自以為未識。所謂無由得效之難也。 ——劉邵《人物誌·效難第十一》 譯文 什麽叫無從舉薦之難?上等人才已很難識別。有些被考察的人才,還在年幼或貧賤之中,沒有發達就夭喪了。有的被考察的人才未曾提拔就已去世。有的曲高和寡,知音太少,雖有人倡揚卻不被普遍讚頌。有的身微力輕,才智不為人賞識。有的不合於時尚,不被信任重用。有的人不在其位,知道人才又無從舉薦提拔,有的身在其位,卻迫於勢力不張,不能提拔所知人才。因此良才遇到能識別真才的人,萬不遇一。身處其位又能識別人才的,百不遇一。權位勢力相當又能舉薦人才的,大概十不遇一。有的人智力明敏足以識別人才,因有所妒忌而不願舉薦人才。有的人喜歡舉薦人才,卻又不能鑒別人才。因而能知人才的與不能知的,都相互雜亂地處在眾人之中。能知人的,擔心達不到舉薦的目的。不能知人的,又以為沒有遇到人才。這就是無人舉薦人才的難處。 縱橫家智慧故事 《九征·效難第十一》說了人才得不到任用有種種原因,可以看出人才固然十分重要,但能發現、推薦人才的人更重要。春秋時的百裏奚有一個羊皮換相的故事,可以詮釋者個道理。 百裏奚飽讀詩書,才學過人,可是家境貧困,加上楚國宗法製度森嚴,平民沒有希望入仕為官。百裏奚出遊列國,從南陽出遊求仕後,曆經宋國、齊國等國家,因為朝堂裏無人,都沒有得到錄用。 在齊國,百裏奚陷入困境,一度沿街乞討,繼續求仕生涯。在齊國郅地,他遇見了蹇叔,兩人一番高談闊論,就結為知己。此後,在蹇叔的舉薦下,到虞國當了個大夫。但虞國國君是個愛財如命的國君,在收了晉國的財物以後,就答應借道路給晉國,讓晉國途徑虞國去征討自己的鄰國虢國,也是虞國的同姓兼同盟國。百裏奚對虞國國君述說唇亡齒寒的道理,在勸說無效的情況下,閉口不再勸諫。果然,晉國滅虢國後,把矛頭指向虞國。公元前655年,晉國(獻公)滅掉虞國,俘虜了虞國君及其大夫百裏奚。由於他拒絕在晉國做官,被晉國充作奴隸,在穆姬嫁給秦穆公時候,陪嫁到秦國。百裏奚在去秦國的途中,逃回到楚國。 楚國國君楚成王聽說百裏奚善於養牛,就讓百裏奚為自己養牛。秦穆公聽說了百裏奚是人才,就想重金贖回百裏奚。秦穆公的謀臣公子縶說:“那楚成王一定是不知道百裏奚的才能,才讓百裏奚養牛。若用重金贖他。那不就等於告訴人家百裏奚是千載難遇的人才嗎?”秦穆公問:“那我該怎麽樣才能得到百裏奚?”公子縶說:“可以貴物賤買,用一個奴隸的市價,也就是五張黑公羊皮來換百裏奚。那樣楚成王就一定不會懷疑了。” 當百裏奚被押回秦國後,秦穆公親自接見了百裏奚,解除了他的奴隸身份,並與他商談,討教國家大事。穆公要拜其為上大夫,百裏奚堅決辭讓不受,並推薦自己的好友蹇叔當上卿。最後,秦穆公就讓用很重禮,將蹇叔請來秦國,讓他和蹇叔一道做秦國的上大夫。因百裏奚是秦穆公用五張黑公羊皮換回來的奴隸,故世人稱百裏奚為“五羖大夫”。羖,就是黑公羊皮的意思。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