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494章過秦論(1/2)

作者:墨書字數:5036更新時間:2023-03-19 01:50:29

    第494章過秦論

    繼白國烏野之後,第二個交卷的便是錢進。

    錢進年少時便有神童之名,十歲就考了秀才,十四歲就過了鄉試,還被點為解元。

    可惜之後他家中數度有親人過世,不得不留在家中守孝,錯過了最佳的年齡,否則他恐怕會是大興史上最年輕的狀元郎。

    不過厚積薄發,在家守孝數年,弱冠之年才一舉摘得桂冠的錢進,顯得更加沉穩、內斂,去年殿試時,錢進犀利的文風便給宋趙廣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

    念及此處,宋趙廣不由坐直了身體,心下多了幾分期待。

    負責謄抄的太監不敢怠慢,用最快的速度抄寫了七份交給七位考官,而原稿便到了宋趙廣手中。

    他迫不及待地翻開閱卷,一紙行書映入眼簾,有如行雲流水,瀟灑飄逸,骨格清秀,讓他不由地讚歎一句,不愧是王大家的弟子。

    王懷信是大興近二十年來最出色的書法大家,他擔任平江學正的這些年,平江府出身的舉子,幾乎個個寫得一手好字,不過也各有各的特色。

    錢進的特色便是筆鋒頗重,筆跡勁瘦,獨有風姿綽約之處,仿佛其人,看似弱不禁風,實則鐵骨錚錚,心中自有豪情萬丈。

    然而比這字更出彩的,卻是文章的內容。

    “……然炎以區區之地,致萬乘之勢,序八州而朝同列,不過十餘年矣;然後以六合為家,崤函為宮;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鼎破,為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論大炎何以亡國,白國烏野的文章,單刀直入,將其原因歸結為二字“天命”也。

    在戰國七雄相繼滅亡,大炎剛剛展露崢嶸的時候,民間便有傳言,說龍皇不是凡人,不該來此,大炎必勝,但龍皇死,大炎必亡。

    他認為以大炎之強盛,會轟然倒塌的原因隻有一個,那就是天命難違。

    這也是曆朝曆代的主流觀點,大炎亡於無後,無後是天意,亡國也是天意。

    而錢進這篇文章,卻從頭到尾都沒有提過天命二字,而是自秦入題,先講了大炎興起的原因,主要是瞄準了六國與秦之間的矛盾,先聯合六國滅秦,再掃蕩六國。

    但是七國亡後,天下一統,龍皇卻像變了個人似的,大肆斂財,派徐市出海尋長生不老藥等等,大失民心,最後才點題說出原因,此乃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好一個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宋趙廣不禁拍案而起,讚歎不已。

    周耕讀亦是容光煥發,頻頻道好:“寫得好,寫得妙啊!”

    秦獻忠雖不言語,眼中卻有精光閃動。

    這仁義二字,何止是在說大炎,同樣是影射白國啊!

    白國兵強馬壯又如何?

    能竊據中原又如何?

    若是不施仁義,早晚也會落得大炎一樣的下場!

    除了那些投降黨人,百官都忍不住亢奮了。

    這文章寫得太好了,簡直是在指著白國的鼻子罵,你們再兵強馬壯,能有大炎厲害?

    連大炎那麽牛逼,都因為龍皇暴政失人心丟了天下,等白太祖死了,你們就玩完了!

    楊明聽林行將《過秦論》改寫的《過炎論》抑揚頓挫地念出來,心裏也多了幾分澎湃。

    西漢賈誼的《過秦論》能載入教科書,不是沒有道理的。

    連魯迅都誇過“此乃西漢鴻文”、“疏直激切,盡所欲言”,放到這個場合陰陽一下白國,是再好不過了。

    不過罵得再痛快,眼下最重要的還是這文鬥能不能贏。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