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節 金色的夢(1/5)

作者:劉戰英字數:12362更新時間:2019-09-21 20:37:17

    張曼新在一鬥“四虎”中就萌生了一個金色的夢——建造一座氣勢恢宏又極富中國傳統建築風格的並且屬於旅匈華胞的“中國城”。

    “四虎”市場老板為什麽膽敢肆無忌憚地一再提高攤位的租賃價格?

    “四虎”市場的某些管理人員為什麽居然有恃無恐地辱罵華商是“豬”、是“狗”,並動輒拳腳相加?

    而麵對“四虎”市場老板種種巧立名目的宰割和“四虎”市場某些管理人員的無端歧視,一些華商為什麽又常常是忍氣吞聲敢怒而不敢言?

    這一連串的問號,像帶血的鐵勾子一樣在張曼新心中攪動,使他憂思重重,痛苦不已。

    為此,他在一鬥“四虎”的演講中曾大聲呼喚:建立屬於我們華胞的“中國城”吧!我們不要再以血汗和尊嚴做代價悲哀地重複“身在屋簷下,豈能不低頭”的俚語了。隻要我們廣大華胞團結起來,就會不再仰人鼻息,高高挺起我們中國人的脊梁!

    張曼新在一鬥“四虎”時,根據當時的具體情況,為了還擊“四虎”市場老板的攤位漲價,號召華商訂購“中國商城”的房子與攤位。

    張曼新的這個號召,決不是一種個人的行為和心血來潮的舉動,而是形勢所需,代表著廣大華商的切身利益和迫切願望,同時也是通過廣泛聽取華商們的意見和通過具體的調查論證而形成的一個決策性的步驟。

    無疑,張曼新在匈牙利首府布達佩斯建立一座“中國城”之夢是美好的。

    無疑,張曼新與他的夥伴們帶領廣大旅匈華胞為建立“中國城”所付出的心血是彌足珍貴的。

    可是,願望變成現實需要經過許多曲折甚至是失敗,張曼新這一次建立“中國城”之夢破滅了。

    當張曼新向筆者談起這次建立“中國城”失敗的原因時,不無感傷地說,這次“華聯會”倡議與屠永明一起建立“中國城”,應該說是一鬥“四虎”的產物。

    客觀地講,過去,屠永明對“華聯會”是不友好的。他曾是“華聯會”的理事,後來因故退出,並且在一個時期成了“華聯會”的對立麵。

    屠永明於一九九三年投資在布達佩斯修建一座“中國商城”。由於交通不便,經濟實力不夠,隻是蓋了些簡易的平房。自從開業後,一直門可羅雀,冷冷清清,慘淡經營,總也難以形成氣候。

    為此,屠永明曾找過張曼新,希望依靠“華聯會”的威信,動員華商到他的“中國商城”從事商貿活動。

    張曼新雖然沒有拒絕,但也沒有允諾。

    經商的目的是什麽?就商人來說,從本質上講就是兩個字:賺錢。“四虎”市場的華商本來生意很紅火,動員他們放著大把的錢不賺而去到屠永明的“中國商城”空守攤位,這怎麽可能呢?“華聯會”要是這麽做,說明連起碼的商業規律都不懂,不碰壁才怪哩!

    為此,屠永明曾背地裏說過張曼新不少壞話,說他是見死不救。

    張曼新聽說後並沒有介意,而是一笑了之。

    因為,廣大華胞的利益就是張曼新工作的目的和行為的準則。

    一九九五年初,情況陡然發生變化。“四虎”市場老板利令智昏,強行大幅度提高攤位租賃價位,逼得廣大華商幾乎沒有了退路。

    具有曆史意義的“二·五”大會一開,張曼新在著名的演講中向廣大華商發出號召,屠永明開辦的“中國商城”立刻像煮沸的水,熱騰騰地火爆起來了。每天有十幾輛轎車停在“中國商城”,不少華商積極預訂攤位和房子。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