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十六節 二十四院(1/2)

作者:石建旺字數:3378更新時間:2019-09-21 21:33:22

    長治市郊區西白兔鄉中村,有一處典型的明清時期潞商民居——申家大院,也稱申家二十四院。

    說申家大院,要先說潞商。潞商是明清時期晉東南上黨盆地中潞州,也就是今天的長治市一帶的借經營鹽鐵、絲綢等物資起家的商人,與澤州,也就是今天的晉城市商人並稱潞澤商人或澤潞商人集團,到明中期已成為國內舉足輕重的商幫。作為晉商的先驅,明清潞澤商人以經營鹽鐵、絲綢等聞名天下,在地區性貿易活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關於潞澤商人,以明代沈思孝在《晉錄》裏的描述最為出名:“平陽、澤、潞,豪商大賈甲天下,非數十萬不稱富。”潞商是晉商的先驅,申氏則又是潞商的傑出代表。

    當地人說,申家是明朝的財主。祖先原是身居顯位的官宦人家,人丁興旺,有“九胎十八子,三胎六朵花”之說。因受奸臣陷害,為避禍,申祖將十八個兒子分散到各地居住,離別時將一口大鍋砸成十八塊,兄弟十八人各拿一塊逃難,作為以後全家團圓時相認的信物。其中申的第十三個兒子,攜妻帶子來到中村繁衍生息,至今已有二十二代。他們最初以釀醋釀酒的小作坊起家,後經營鹽、鐵、糧、絲綢、酒、開設當鋪等生意,鐵貨生意占當時北方最大的鐵貨市場中的一半。最好時候生意擴展到了全國的十三個省份,商號有二十三個,南到江浙沿海,北到內蒙古東北,北京王府井、西安都有申家店鋪,蘇州的“豐裕堂”就是申家的商號。

    申家從興盛到衰敗大約二百七十年,其興盛、衰敗的家族史與潞商的發展軌跡頗為相似。

    申氏家族以樸實誠信、與人為善的精神,潛心敬業,成為富甲一方的巨賈豪商與名門望族,並逐年建起了這規模宏大的“珍珠倒卷簾”棋盤二十四院。什麽叫珍珠倒卷簾呢?珍珠倒卷簾,原本為中國古代民歌中的“詞格”形式,就是由一月唱到十二月,再由這十二月唱到一月的形式,後來在明代時成為建築布局的一種形式。申家二十四院就是這種布局。進入院中,任憑您怎麽轉,都能轉得通。因為,裏麵是院院門相通,各門打開,成為一個整體的大院。各門關閉,又各成單院,真是“合中有分、分中有合、整中有零、聚零為整”。據說“珍珠倒卷簾”的布局方式,在全國民居建築中也是極為罕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