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八節 尋親

作者:石建旺字數:2798更新時間:2019-09-21 21:33:28
這天,在長治縣的一處大山溝裏,一位曆經風霜的八旬老太太,以號啕大哭的方式釋放著自己的情感。她為什麽如此悲傷?其原因要從67年前年前說起—— 67年前,長治縣一個12歲的小女孩,由於家中貧寒,被父親送至河南做了一戶人家的養女。誰知沒過多久,同樣是由於生活所迫,這戶人家又把她賣到了安徽濉溪縣,讓她當了別人家的童養媳。從此,她便在那裏開始了自己的人生。 她便是今天故事的主人公——牛彩鳳。命運的輾轉使她在記憶中,一直對“家”有著一種似乎清晰但又模糊的概念。她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娘家一定不是現在居住的地方,但到底在哪兒,記憶又是那樣零亂不堪。就是這些記憶的碎片,使她在外的60多年中,無時無刻不想回到自己出生的家,回到自己親娘的身邊。 是啊,樹有根,水有源,誰沒有親娘啊。60多年來,牛老太含辛茹苦地撫養了四個兒子兩個女兒,盡管兒女都長大成人了,日子也一天比一天過得好了,但尋親、回家,是牛老太埋藏在心中唯一的願望。孝順的兒女們也同樣是看在眼裏,急在心上,打定主意,要在娘的有生之年幫助她完成心願。 尋親,真的要尋親?僅憑老母親年幼時的零星記憶,談何容易?兒女們托親朋好友,又是打聽,又是查詢,所有的努力都似乎毫無作用。但他們數年如一日,從沒有過“放棄”這兩個字眼。 幾經周折,他們把尋親的目標鎖定在山西省長治縣。不過,一家人在興奮之餘,不免有些顧慮,畢竟遠隔千裏,信息又不是很確定。但是,這所有的顧慮都被牛老太強烈的思鄉之情驅散了,於是,他們求助於當地媒體。最終,在兩地媒體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牛老太的尋親之旅成行了。 根據老太太簡單的記憶,他們來到了長治縣公安局的戶籍管理處,幾經查找也沒能找到資料上顯示的人名。戶籍查不到,怎麽辦?無奈之下隻能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按照老人所提供的東火、西火、梁家莊村等地名從縣城出發,驅車踏上了未知的尋親之路。沒想到,在長治縣的一個村邊,一行人引起了一位當地老漢的注意。他說,自己認識一個叫洪祥的人,年齡和老太太所描述的人相仿。不過,不是姓“尤”而是姓“牛”,並且已在3年前去世,但他的家人還在。這一來人們恍然大悟了,原來,“牛”字在長治縣的方言裏念“尤”,老太太的家人和朋友們都把牛老太當作了尤老太,而且在尋親材料上也寫的是尤彩鳳而不是牛彩鳳,難怪戶籍查不出來老太太想找的信息呢。大家不由一陣驚喜。如果是這樣的話,材料裏顯示的老太太的弟弟就應該是牛洪祥了。 不想大家剛進牛洪祥家門,就遇到了他的小女兒回娘家探親。這還不算,聞訊過來看熱鬧的人群中還有位90多歲高齡的村民。雖說已經過去那麽多年,但他還依然記得當年牛老太的小名。回想起當年的事,老人顯得異常激動,拉著牛老太的手問這問那。經過溝通終於確定,這裏就是牛老太朝思暮想了67的娘家。 村裏響起了喜慶的爆竹聲,牛老太隨行的兒子、女兒也喜出望外地打電話給遠方的親人報喜。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已改鬢毛衰”。第二天一大早,牛老太在弟弟家人的陪同下,前往位於村外山上的祖墳,拜祭離別67年的父母。山路雖然難走,卻擋不住老人思念父母的腳步。67年,超過半個世紀壓抑的強烈情感,終於縱情釋放。她泣不成聲,淚流滿麵,經人們再三相勸,才一步三回頭地離開。 就要返回安徽了。臨行前,村裏的幾個老人趕著為牛老太縫製了一雙布鞋。穿著娘家人送的鞋,她流露出把根留住的無限感慨。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