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十七節 百穀山

作者:石建旺字數:2756更新時間:2019-09-21 21:33:40
長治市東邊不遠處,有一座山,山不巍峨,也不陡峭,卻逶迤連綿,清秀異常,雖說石厚土薄,但五穀皆生,春來鬱鬱鬱蔥蔥,夏至奇花遍地,秋到嘉禾獻瑞,冬日素雅妖嬈。古往今來,人們視之為風水寶地,親切地稱之叫“百穀山”,俗稱為“老頂山”。這座山,有五頂九嶺十八道溝,溝溝嶺嶺有年歲了,也就有了故事。那故事一個個說得十分有趣。 據說,遠古時炎帝率領部族來到了這座山上,嚐百草、興農業,實現人類曆史上從遊牧到定居、由漁獵到農耕的重大轉折。至今那抹不掉歲月印痕的百草堂、滴穀寺、滴穀泉、滴穀洞等地都有炎帝活動的遺跡,在向人們昭示著昔日炎帝的神采。當地人口口相傳說,炎帝是太陽神,長得非常怪異,牛的頭,人的身子,全身透明。他來到百穀山時,部族裏的人是地上長什麽、跑什麽、天上飛什麽,就吃什麽。後來,部族的人越來越多了,能吃的東西卻越來越少,眼看著就要挨餓。炎帝就手把手地教人們播種五穀,種了一山又一山,種滿一嶺又一嶺,那時的百穀山真是名副其實,山山五穀綠油油。炎帝又施展神力讓太陽給禾苗光和熱,催萬物成熟。從此,五穀進入了尋常人家,人們開始告別了“茹毛飲血”。於是,親切管“炎帝”叫“神農”。可惜好景不長,沒過多久,吃五穀的人們開始生起病來,有的肚疼,有的頭暈,到處是一片痛苦的呻吟聲。神農當然不能坐視不救,就讓“百穀山”頂的花草變成了藥草。可是,藥草那麽多,該給哪個病人吃哪種藥呢?這可把“神農”難住了。他皺著眉頭想了整整一天一夜,也沒想出個好法子,最後打算自己把所有藥草嚐個遍,然後再給病人服。神農開始嚐藥草了,誰知,他剛拿起一根草咬了一口,就覺得渾身難受,明知中了毒,可還是硬撐著看是哪兒的毛病。由於他的身子是透明的,看起來也方便。隻要一中毒,就趕緊嚐試著用另外的草來解毒。就這樣,他不知嚐了多少藥草,也不知中了多少次毒,隻記得最多一天裏中過十二次。總之,中一次毒,他就能找出一個解毒的妙方,給中毒的人們使用。有一次,他嚐一種毒性極強的草,叫“斷腸草”,險些要了命。眼看著自己的腸子在一寸寸爛斷,就是找不到解毒的藥草。就在這時,玉帝專門派天神送來起死回生的靈藥和一根神鞭。“神農”醒後,隻要用神鞭打百草,百草的各種性味便會在鞭上顯現出不同的顏色,並因此判斷能否服用。“神農”就這樣在百穀山上一次次進行試驗,找出了無數個解毒的妙方,救了無數人的性命。 百穀山上的滴穀寺有個泉眼,一年四季不緊不慢滴水,泉眼下有個水池,無論多少人用水,總是用不完,不用水也不會溢出來。據說,這個泉眼裏原來是炎帝用來存儲五穀的,人們食用多少就往外滴多少,取不竭,滴不盡。炎帝走後,有個道人想讓泉眼滴穀快些,便找來棍子捅,豈料,捅出兩隻鴿子,飛在百穀山頂叫了三聲不見了。從此,滴穀的泉眼再也不滴穀子而滴成了水。後人為了紀念炎帝的功績,不僅世代傳下了一個“神農百穀山嚐百草”的故事,還留下了滴穀寺的美妙傳說。 如今,百穀山有一處新的旅遊景區,叫“始祖百草堂”,正是為緬懷炎帝神農氏而專門建的園林,占地約500畝,主題就是“神農醫藥文化與養生”,園林景觀布局合理,神農寶殿宏偉壯觀。在百草堂的一側山頂,凸顯著“古”的特點,能品嚐到“野”的味道。置身於百草堂,感覺真正回歸到大了自然的懷抱。在此一遊啊,給人增添了情趣、陶冶了情操、改善了性情、調節了心態,的確是一處修身養性的好地方啊。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