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十節 上黨古城(1/2)

作者:石建旺字數:4436更新時間:2019-09-21 21:33:48

    在雄偉的太行山上,有一個盆地,形狀像個腳盆。古往今來,人們習慣稱其為“上黨盆地”。在盆地的中央有一座曆史古城,人們習慣上叫上黨古城,也就是現在的長治市。別看這座古城不大,在曆史上可是赫赫有名,為曆朝曆代所重視,被人們譽為“兵家必爭之地”,曾有“得上黨就可得中原”之說。

    這座古城,在經曆了滄桑歲月後,留下的隻有彌足珍貴的上黨門、城隍廟等曆史文化遺跡了。從這些遺跡,可以看出其凝聚的厚重曆史。那麽,這座古城究竟有多“古”呢?還是看看它的曆史演變吧。

    古書雲:“黨,乃所也,在於山上,其所最高,故曰上黨。”從古至今,“上黨”就是人們對這座古城的泛稱,但卻不是始稱。說到始稱,應追溯到始祖炎帝建立的黎國,當時也就是一個部落。

    那是遠古洪荒時代,整個上黨盆地是一片汪洋,太行山隻是露出水麵的一些島嶼和沼澤,茫茫大地渺無人煙。這時,中華始祖炎帝率領他的部落踏上了這片神奇的土地,開始了在上黨地區的拓荒之旅。炎帝首先來到了自然條件較好的羊頭山,暫時定居下來,開始識穀墾荒,初涉農耕。之後,繼續向北遷徙,在現長治縣的黎侯嶺建立了黎國。《竹書紀年》說:“炎帝,初國伊,又國耆,合稱曰伊耆氏。”《尚書》則說,“耆”即“黎”也。再後,炎帝不斷在上黨盆地“遊曆”,選擇適合於人類生存的地方,現郊區的百穀山、長子縣的發鳩山等地都留下炎帝的足跡。經過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炎帝及其子孫終於完成了中華民族由遊牧文明過渡到農耕文明的偉大創舉。由於古黎國的存在,衍生出當地人民所熟知的“黎嶺”、“黎都”、“黎城”、“黎民百姓”等稱謂。現已經發現的長治市東關、北石槽、喜峰村等新石器時代遺址,充分證明了這一點。到了商、周,在上黨地區正式建立了一個諸侯國——黎國。所謂“西伯戡黎”的“黎”,正是說商時的諸侯國——黎國。黎國應是對炎帝所創“黎國”地名的承襲。當今黎城縣和長治縣一直在爭論“誰是正統的古黎國”,應該說,當時上黨地區的一部分或大部分都是黎侯國轄地,隻是不同曆史時期其統治中心有所變換而已。

    黎國時在邊境上建有外城牆,那時叫“郭”。黎侯古郭位於現黎城縣東陽關鎮東陽關村東五裏皇後嶺一帶,成為中州外翰。據史料記載,商朝時期,東陽關就是受天子分封的諸侯都邑。那時候群峰環繞,民風淳樸,政治清明,國泰民安。

    史載,神農氏傳七十世而有天下,軒轅氏興,授炎帝後人參盧禪讓,封參盧於潞,守其先祖墳塋,以奉神農之祭祀,這說明黃帝時期黎國已有“潞”的稱謂。春秋時,赤狄部落奪黎侯地,成立“潞子嬰兒國”,其統治中心在今潞城市漳河沿岸的古城村,“潞”的名稱也應是對舊有地名的承襲。後晉國滅“潞子嬰兒國”,其地歸晉。戰國時,三家分晉,上黨地區先後由韓、趙、魏控製。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