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十二節 龍泉廟

作者:石建旺字數:1678更新時間:2019-09-21 21:34:05
位於沁縣城西30華裏處有一座伏牛山,山上有一座結構嚴謹、氣勢巍峨的亭台樓閣,大約有200多間的古建築。這就是當地有有名的龍泉神廟,亦稱“先軫神廟”,老百姓還叫它“西神廟”。 要說龍泉神廟,先得從先軫說起。說是春秋時期,先軫是晉襄公身邊的一員武將,職位不高,僅是一個軍佐。可就是他,在奪取五鹿城一戰中立下了戰功,被擢升為中軍師,成為晉文公手下的第一戰將。後來,先軫又領兵打下楚丘。特別是城濮之戰中,他多謀善戰,大敗楚兵,為晉文公取威定霸、晉獨當近200年的盟主打下堅實基礎。之後,軫又在崤山之戰打敗秦軍,孟明視、西乞求、白乙丙三員大將全被活捉,所率300輛兵車全軍覆沒,無一生還。《公羊》《穀梁》兩傳均記載“匹馬隻輪無返者”,《史記·秦村記》也說:“無一人得脫者”,可是,晉襄公聽了母後嬴的話,卻把所獲秦國三員大將放走。先軫認為這樣處理是“墮軍突而長寇仇”結果是“亡無日矣”,所以“不顧而唾”晉襄公認錯,不計辱君之唾,乃“使陽叔父追之”。結果追到黃河邊,孟明視三人已被他父親百裏奚派來的公孫枝接走了。晉襄公雖沒有斥責先軫的“無君”言行,可先軫卻認識到吐唾襄公已犯下欺君之罪,不可寬恕。所以在晉狄於箕一戰中,先軫打敗了狄人,自己脫掉盔甲又跑到狄敗軍中,讓狄軍亂箭射死,算是借他人之手來懲辦自己侮辱國君之罪。 先軫在殉國前給晉襄公的信中寫道:“臣中軍大夫造價軫奏言:臣自知無禮於君。君不加誅討,而複用之,幸而戰勝,賞賚將及矣。臣歸而不受賞,是有功而不賞也;若歸而受賞,是無禮而可以論功也。有功不賞,何以勸功?無禮論功,何以懲罪?功罪紊亂,何以為國?臣將馳入翟軍,假手翟人,以代君之討。臣子且居有將略,足以代臣。臣軫臨死冒昧!” 民間傳說,先軫死後屍首站立,狄人就說將軍如果想回晉國,我們一定送你回去,說畢,先軫屍首倒下。後來,人們把就把先軫屍首暫時放在山水形勝的伏牛山上。後人為紀念他,就在此山建先軫廟祀奠。這座廟還十分靈驗,當地老百姓是有求必應,所以香火一直興盛。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