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十六節 棋盤山

作者:石建旺字數:2704更新時間:2019-09-21 21:34:06
在沁縣伏牛山山巔與沁源交界處,有一塊很大很大的石頭,上麵刻著個大棋盤。兩界河心有一個碗口粗的石窟,盛滿了長年不枯的清水,人們稱為“仙水池”。牧人、樵夫等過路人,即或不是夏暑季節,也總要痛飲幾口。據說喝了此水能祛病長壽。周圍鄉民常來此敬香取水,使池水增加了仙氣,越顯神秘。 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沁縣仁勝村有個姓田的農夫,從小父親去世,留下母子相依為命。他勤勞節儉,一有空就上山打柴,打回來專供老母和那些孤兒寡母的人家燒。一天,他上山打柴,見兩位白胡老翁在那裏坐著下棋。他砍好柴後,蹲在棋盤旁觀戰。兩位下棋的老翁真是棋逢對手、將遇良才。他越看越著迷,在關鍵時刻,還不由自主地插幾句“馬踩車”之類的話,自然也常常會受到一方“多嘴”的指責和另一方“高、絕”的讚賞。 又是一盤和棋之後,北麵穿皂衣的老翁說:“南鬥君,渴不?”說罷又問農夫。農夫說了一聲“渴”,那老翁說:“好,咱喝水!”說罷在棋盤中河心,用指摳了個小窩。隻見清水頓生,漸漸上溢,不一會池子便滿了。農夫跟著二老翁雙手捧水,喝呀喝呀,池裏的水常是滿滿的,心裏覺得好奇怪,幹石上怎能生水?為何又取之不盡呢?他怎麽也想不明白,正想問個究竟,兩位老翁說:“改天再會吧。”接著把一顆棋子給了農夫:“小後生,你也該回去了,拜祖後把棋子向空中扔出去。”農夫不解其意,想問個清楚,但一回身,二位老翁早已無影無蹤了。 農夫如同在夢中一樣,趕忙擔柴,可是柴不見了。好容易才找到砍柴的斧頭,可也已是一塊生鏽的廢鐵了。無奈他隻好空手下山,卻見原來的路上長滿了荊棘雜草。他隻好穿荊繞棘,艱難地回到村頭。可他一看愣住了,幾乎不敢相信這是生他養他的地方。他急急向自己家走去,天哪!哪裏還有家,隻是斷壁殘垣一片廢墟了。他“娘啊娘啊”喊著,逢人便問老母的下落,沒想到他叫娘的喊聲,招來不少看笑話的人,人們說他是“老糊塗”,小孩們叫他是“老瘋子”。農夫自語道:“我上山打了回柴,就啥也變了。”在眾人的取笑中,一個老者問:“你在哪山打柴?”農夫答:“雲夢山。”長者說:“你敢到雲夢山打柴,真見鬼了。我爺爺活著時常說,他二叔上山打柴,不知是狼吃了,還是鬼叫跑了,一去再沒回來,從此,就誰也不敢上雲夢山了。今天倒出了你這個白眉白頭好漢!”眾人又是一陣嘲笑。農夫無意中突然發現自己的胡須,不知啥時變得長白長白,這哪像20來歲的他?怪不得人們叫老糊塗、老瘋子。他在人群中找他的同齡人,人們也大都不知道,說是他們的老上輩。真是秀才遇上兵,有理說不清了。他索性向自家的老墳走去。人們好像跟著一個奇聞古董,也一齊擁去。他一頭撲向一個土墓堆“爹呀娘呀”痛哭起來。那個年長者清楚了,墓丘埋的是他爺爺的爺爺,便急忙上前跪下叫道:“老爺爺,快請起!”仁勝村是田家獨姓的村子,人們越聚越多了,都聽農夫講述在雲夢山打柴、觀棋、喝水、接棋子的故事。農夫講呀、講呀,一直到月亮出來,他才從口袋裏掏出那顆棋子投向空中,隨著一道光亮,農夫也騰空而起。一會兒,亮光變成了一顆閃閃發亮的星星,這就是後來人們叫的“太白金星”。 雖然年深日久,但在南、北鬥星也就是當初那兩位老翁對弈的棋盤上,五顆殘子至今還擺著,那一小池水,仍是長年不幹。棋盤的故事,也一代一代傳了下來。所以,後人把雲夢山就叫為“棋盤山”了。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