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十節 連氏之根

作者:石建旺字數:2682更新時間:2019-09-21 21:34:14
襄垣縣古韓鎮的南豐溝村,有一座祠堂,叫連氏宗祠,迄今為止,它是我們上黨地區唯一保存完好的姓氏祠堂。那麽,這連氏宗祠為什麽會出現在襄垣,兩者之間又有什麽關係呢? 連氏宗祠坐落在襄垣古八景的南羅山東南麓,坐南向北,始建於明萬曆二十一年,也就是1594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曆史。後於清朝道光、民國年間擴建、重修,形成現在的規模。 祠前廣場上,有一座高大威武的騎馬大將軍的雕像,這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飛騎尉”將軍、襄垣縣陽澤河村上黨遠祖連簡的雕像。祠堂建在28級台階之上,十分壯觀。拾階而上,進入祠堂,正殿三間供奉著連氏始祖夫妻;東西廂房勾欄畫棟,陳列著連氏碑刻、族譜,以及連氏相關的活動資料。整個建築保留了原有的風格。 連氏祠堂,就是連姓人士尋根祭祖的地方。在襄垣縣的南豐溝、陽澤河等幾個村落,姓連的人非常多,就好像是一個大家族,而且自古以來,這些地方就是連氏族人聚居的村落。但連姓不是中國的大姓,至今數千年仍是一個小姓,即便如此,連姓卻是一個古老的氏族,而襄垣縣正是這個古老氏族連姓的發源地。 古上黨連氏文化研究會會長連有根說:“為什麽說中華連氏上黨開宗,根在襄垣?主要是《春秋左傳》《史記》裏麵都有記載,在我們的祠堂裏麵,‘連稱’是我們的大始祖,他是春秋齊國的大夫,是晉周魯公伯禽賜的連姓。賜姓以後,封上黨為我們連家的邑地,之後,我們連氏祖祖輩輩、世世代代都在襄垣。” 襄垣是連氏開宗發祥地,開宗先祖為春秋時期齊國大夫連稱,連稱和子孫族人當時生活在古上黨,史稱連族“上黨開宗”。而上黨遠祖連簡的後代從陽澤河遷移,形成四大支係、30多個村莊,形成襄垣連氏,以後遷沁縣、沁源、屯留等縣,形成上黨連氏。 襄垣曾分別出土了四塊碑文,有三塊碑文是連氏祖塋的。這四塊碑文都是唐代早期的,上麵清晰記載著:連簡,字隆,上黨襄垣人;連哲,上黨襄垣人。碑文上麵記載的時間和連氏的曆史演變過程,都說明中國連氏上黨開宗在襄垣。 上黨地區曆代為兵家必爭之地,特別是唐代末年,上黨經過五代十國的大動亂,以及人口南逃,唐以前的上黨連氏族譜自元代以前就沒有了,所以隻能靠石碑和墓誌考證。據說,在距離襄垣百裏以外的沁縣連家莊,還發現了幾塊宋代初連族墓誌石碑。上麵記載,唐末宋初,襄垣連族中有部分人為逃避戰禍遷移於此。可見,在唐末大戰亂期間,上黨連族有相當數量外遷他鄉。 《晉書·食貨誌》明確記載:江浙閩粵的客家連姓氏族,是由北方山西上黨地區遷去。那麽既然是上黨地區,那麽肯定是由襄垣遷去的,因為上黨各縣除襄垣外,別無連姓。 連姓氏族遷往南方,基本是福建、廣東兩地,而這兩省又是台灣、澳門、東南亞各地連氏的第二發源地。2009年4月6日,原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和夫人,及參訪團成員,前往襄垣縣南豐溝村,與來自各地的數百名連氏子孫共同祭拜祖先,然後入連氏祠堂觀看連氏族譜、連氏家訓。最後,連戰應宗親要求,揮毫題詞“洪維祖宗遺德,高據雲天一隅”,這是連戰自2005年訪問大陸以來,首次回鄉祭祖。 1994年,襄垣縣成立了上黨連氏宗親聯誼會,以研究連氏文化為平台,凝聚親情,傳承文化,共敘發展。連姓氏族雖是中國的一個小氏族,但是數千年來能有今天的發展,實屬不易。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