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節3(1/2)

作者:王曉玉字數:3004更新時間:2019-09-21 21:47:46

    朱劍秋的生活是有基本保障的。

    他在市體委所屬的象棋隊裏任職業棋手,每月領得到一份工資,好像總是在六七十元人民幣之間吧。這個數額,在當時不算太低了,當時的大學本科畢業生,屬國家正式幹部,出校門每月也才四十多元。朱先生總是十二萬分地心滿意足。他憑這份工資養活自己,養活不再當舞女的紅娣阿姨,當然還要對揚州老家的妻女負責。他訂報,訂的是《解放日報》;訂雜誌,當然是象棋類的,好幾種。他有許多書,基本上也都是棋譜之類,但我記得在他的床頭邊看到了《紅樓夢》和《三國演義》。他抽煙,最好的是“前門牌”,最差的是“勞動牌”,但晚年因不堪“老慢支”的折磨而戒去。茶要好,對我送去的“龍井”(當然最好是正宗的)十分中意。偶爾見他與棋友對飲,隻是“加飯酒”而已,但見他飲後送客,一副怡然微醺狀,便知他是已經到了稱心如意的極樂世界了。

    他住在他那問夾板房內直至終老。自來水要下得三層,到弄堂裏去提;燒的是煤餅;用的是馬桶,那種木製的圓桶,中間有兩道銅箍的。他雇請弄堂裏一個胖大婦人為他倒馬桶,一個月幾元錢的工資,那胖婦名叫“阿仡”,雖是文肓,但卻絕對尊重知識、尊重人才,數十年如一日尊稱他為“朱先生”,即使是“文革”期間他因“國民黨問題”挨了大字報也決不改口。

    八十年代初,年過花甲的朱劍秋從市體委退休。之後數年,他仍在市區給少年宮做了幾年象棋指導,直至年老力衰難以擠公交車奔波而隻能蝸居室內撰寫書稿《鬼手百局》止。從五十年代算起,前後三十年,帶教過的學生不計其數。

    動手寫這篇短文的當天,公元二〇〇〇年十一月十八日,《文匯報》的“體育新聞”版以頭條位置刊登了一條消息,標題如下:

    全國象棋個人錦標賽在皖落幕

    胡榮華第十四次獲全國冠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