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十八章 甘願寂寞 心境坦蕩——記中年畫家裴常青(1/2)

作者:劉戰英字數:3454更新時間:2019-09-21 22:38:24

    結識軍旅專業畫家裴常青已逾20載,8年前還堪稱“同一條戰壕的戰友”,一直過從甚密,而且秉性相投。論軍齡,他為長;論年庚,我為兄。可是,不管略年長於他還是比他歲數大許多的同好見麵都稱他“裴大哥”,他聽罷應一聲,接著哈哈一笑,樸實、忠厚、大度、豁達,將四周的空氣氤氳得令人愜意。

    裴常青不僅品性出眾,其繪畫藝術成果也豐碩驕人。油畫《較量之後》分別參加全國和全軍美展,宣傳畫《做八十年代新雷鋒》參加全國美展並榮獲二等獎,油畫《紅雲》參加中國共產黨建黨70周年和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65周年美展之後獲空軍“藍天文藝創作獎”,油畫《期待》參加經國務院文化部批準舉辦的“神州盼奧運藝術大展”,並且力拔頭籌。其傳略先後被收入《中國現代美術人名大辭典》、《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和《世界華人藝術家成就博覽大典》等。

    淺究裴常青取得的成就首先得益於其對繪畫藝術的鍾愛和矢誌不渝的執著。他身為農家子弟,年滿16歲便應征從戎。這之於他走上專業繪畫道路,無疑明顯地存在著“先天”不足。既談不上秉賦因襲又談不上師從名宿,同時也談不上趨至藝術殿堂深得係統的技法教化。但是,自幼喜愛繪畫的他,將獨鍾加執著熔鑄成如饑似渴的向往和鍥而不舍的求索與真誠。裴常青情有所感地說,有了這種追求,就無處不師。潛研古今中外名畫是從師,以至於畫電影廣告和領袖像也是在從師,當然盡可能地得到各家的點撥,對於自學成才者更是從師良機。

    裴常青懂得,畫品是人品在畫布上的投影。要作好畫,就要時刻注意藝術家品行素質的養成。齊白石大師曰:“夫畫之道,乃寂寞之道,其人要心境清逸,不慕名利。”裴常青每談及此,頗有感懷。他因一度拿不出“拳頭”畫作被譏誚過冷漠過,也因埋頭作畫被輕慢過貶斥過,甚至因從不沽名釣譽被視為木訥和愚鈍。他對於這些都泰然處之,所以,他心境坦然,自自然然。心甘默默無聞,心甘生活清苦,但又樂在其中。這是一種畫家必須具備的意誌品質。

    師法自然,必須趨向自然而跳出自然;師法傳統,必須因襲傳統而擺脫傳統。作畫決不是自然的臨摩,也不是傳統的複製,而是畫家對生活獨到的理解和情緒的張揚。所謂“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這是裴常青進入90年代後對繪畫之道的新解語。他作為空軍一名專業畫家,愛浩瀚無垠的藍天,愛象征人民空軍的“天之驕子”飛行員。為了富於神韻而不是表象地與天與飛行員乃至與自我對話,他無數次的到空軍航空兵部隊觀察體驗生活,尋找一種意韻的升華與超越。四年前,他創作了油畫《紅雲》。畫麵直接反映的是全軍航空兵的生活。被雲霞染紅的天幕中,雄峻挺拔地屹立著兩個山岬般的走向起飛線的飛行員,頂天立地。鎧甲樣的抗荷飛行服,緊繃繃地箍在身上,再附以乳白色的頭盔和栗色飛行靴,顯得虎背熊腰,傲然魁梧。那魚翅樣嶙峋的褶皺,似大山的脊梁,堅韌無比地抵禦著風劍霜刀和電打雷擊。在兩個飛行員從容交談的天幕深處,翻騰扭動著的巨蟒似橫亙天宇的煙柱,將暗朱色的蒼茫的環宇攪動得風雲變幻,深不可測。但是,在兩個飛行員信步而至的起飛線上,停放著兩架整裝待發的殲擊機。整個畫麵,既蘊蓄著蒼穹的雄渾和風雲的詭譎,又高揚人民空軍一往無前的魂魄和堅不可摧的神奇,情之酣暢,意之深邃,令人品味不已。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