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章 人類的“好幫手”——動物與環境監測(2/2)

作者:董淑亮字數:3978更新時間:2019-09-21 23:07:52

    蚯蚓是一種很不起眼的小動物,世界上大約有2000種左右。它長期生活在土壤中,頭部已經退化,沒有眼、耳、鼻等器官,隻有一個肉質的口前葉。口前葉飽脹時變得相當堅硬,猶如一個小小的錐頭,能在地下鑽孔打洞。全身由一百個體節組成,肌肉發達,伸縮力大。海蚯蚓是生活在海邊的沙灘上,像其他的蚯蚓一樣,沒有尖牙利爪,隻靠咀嚼泥沙過日子。它整天鑽在泥沙裏,雖然吃不到山珍海味,可是能從泥沙中吸取營養豐富的有機物和氧氣。海蚯蚓就這樣默默地一邊吸氧,一邊享受美味。它的食量很大,好像從來吃不飽似的,一片1600米長的海灘,在不到2年的時間它就能把這裏半米厚的泥沙翻個遍。可是,當海水受到汙染,泥沙中的含氧量就會減少,海蚯蚓非常敏感,它受不了缺氧的生活,有的會慢慢死去,有的會變成畸形。

    根據這個發現,科學家把海蚯蚓列為“海洋環境汙染監測動物”。通過觀察海蚯蚓的生長情況等,及時對海洋環境的好壞作出判斷。

    ……

    人類的偉大之處,是善於從動物對環境變化的本能反應中捕捉到信息,理性地思考問題,智慧地運用研究成果,最後更好地造福人類,讓動物成為人類監測環境的“好幫手”就是成功的案例之一。

    “小檔案”

    人類的許多活動都向大氣、水體、土壤等自然和人工環境排放有害物質,造成環境汙染。環境監測是一切環境保護活動的“耳目”。環境監測可分為兩類。一是汙染源監測,即對汙染物排放情況進行監測。一般是在汙染物排出口,定期、定點采集樣品,分析、測定不同形態有害物質的濃度、排放量以及時空分布規律。二是環境監測,也就是對環境中的汙染物質及其變化規律、環境影響進行分析、監視,明確其數值、範圍、汙染程度,通過綜合分析描述環境質量狀況和發展趨勢。按照環境要素的不同,環境監測分為大氣汙染監測、水體汙染監測、土壤汙染監測、生物汙染監測等;根據汙染物的性質又可分為化學毒物監測、熱汙染監測、噪聲汙染監測、放射性汙染監測等。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