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十五章 打開“心靈的窗戶”——昆蟲與照相儀器(2/2)

作者:董淑亮字數:3178更新時間:2019-09-21 23:07:58

    蠅眼,幫助人類更新了立體電視的顯示係統。立體電視製造初期,它的顯示係統往往是用大量的圓柱形透鏡,並排垂直於電視屏。可是,這種顯示係統有明顯缺陷,隻要觀眾站在旁邊觀看,圖像就不是立體的了。後來,電視製造專家借助仿生學家的研究成果,製造出一種很像蠅眼的複合透鏡陣列,用三組這樣的透鏡安裝在發射端,在接收端也有這一樣一組透鏡,所以不論從哪個角度來看電視,都是生動逼真的立體圖像了。

    科學家還發現,在夏日裏喜歡打著“燈籠”漫步的螢火蟲,也長著4000多隻複眼。於是,人們仿照螢火蟲的小眼排列方式製造了複眼透鏡。這是一種新型的光學係統,可以應用於記錄立體信息、激光製導等技術係統中。

    打開“心靈的窗戶”,研究昆蟲複眼精巧的構造和特異功能,不斷改進照相儀器,離不開昆蟲複眼給我們的許多寶貴啟示。現在,人類模仿昆蟲複眼光學係統的結構研製的先進照相儀器,已廣泛地運用於工業、衛生、航天、軍事等領域。

    “小檔案”

    第一架照相機誕生於18世紀中期。16世紀初,意大利畫家根據“小孔成像”的原理,發明了一種“攝影暗箱”。著名畫家達·芬奇曾在他的筆記裏作過描述:當光線通過一座暗室壁上的小孔的時候,在對麵的牆上就形成了一個倒立的像……接著,又有人對“攝影暗箱”進行了改進,為它增加了一塊凹透鏡,使倒立的像一下子變成正立的像,看上去舒服多了;後來,有人在牆上放上一塊45度角的平麵鏡,使畫麵更清晰逼真……但是,這隻是像的投影而不是照片。18世紀中期,一位名叫達孟爾的人發明了新型感光材料碘化銀,用它作底片裝在“攝影暗箱”上,終於在這種特殊的紙上顯出像來。至此,世界上第一架照相機誕生了。1858年,英國的斯開夫發明了一種手槍式膠板照相機。1946年,蘭德和寶利發明了“一次成像”照相機。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