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十五章 奇妙的“回聲定位術”——蝙蝠與雷達

作者:董淑亮字數:2308更新時間:2019-09-21 23:08:31
小問號 蝙蝠是自然界中唯一會飛的哺乳動物。它的模樣像鼠,但是同鼠不是一家。它善飛行,可又不是鳥。它是一種會飛的小獸。蝙蝠也有四肢,但是它的前後肢中間長著一層薄薄的翼膜,前肢的拇指上長有短爪,與薄膜是分開的,這種翼膜就是它飛行的翅膀,與鳥的翅膀有著本質區別。蝙蝠是胎生的,是吃母奶長大的,而鳥是卵生的。那麽,蝙蝠與雷達有什麽必然聯係呢? 蝙蝠是一種晝伏夜出的動物,在古老的岩石洞裏,在古寺的斷牆殘壁間,都能發現它的行蹤。火熱的夏季,當夜幕悄悄合攏之際,成群結隊的蝙蝠就會從岩洞、林間,亂哄哄地飛出,忽上忽下,時左時右,一會兒急,一會兒緩……看上去,它們的飛行是那麽無序,可是,即使漆黑如墨,蝙蝠仍然敏捷自如地捕捉夜間飛行的昆蟲,絕不會碰得頭破血流……那麽,是蝙蝠的眼睛特別好嗎?不,它的視力已經完全退化,像個瞎子。經過實驗觀察,我們發現要是把蝙蝠的眼睛蒙上,它還是能夠在茂密的樹林裏穿越,不會碰傷一根毫毛;要是把它的耳朵蒙上,蝙蝠就會黔驢技窮到處亂撞,像一隻沒頭蒼蠅…… 原來,蝙蝠在飛行時,在喉嚨裏產生了每秒鍾振動2萬次以上的超聲波,通過口或鼻孔向外發射;超聲波遇到食物或障礙物,立即形成反射的回波,蝙蝠那對寬大的耳朵便能夠十分靈敏地接收這些回波信號。蝙蝠正是根據反射回來的信號來判定目標是食物還是障礙物的,以及物體的大小、距離等,從而確定是捕獲,還是躲避。 科學家把蝙蝠的這種探測目標的方法叫“回聲定位術”。1887年,德國科學家赫茲在證實電磁波的存在時,發現電磁波在傳播的過程中遇到金屬物會被反射回來,就如同蝙蝠的“回聲定位術”一樣。這實質上就是雷達的工作原理。遺憾的是,他沒有繼續深入地研究下去。後來,科學家經過不懈努力,受蝙蝠的“回聲定位術”的啟發,才發明了監測飛機的雷達。當然,雷達發射的不是聲波,而是無線電波。雷達的發明,在軍事上創造了許多戰爭奇跡,在抵禦飛機的進攻上發揮了巨大作用。 “小檔案” 1935年,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國家物理研究所無線電研究室主任沃特森·瓦特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發明了一種既能發射無線電波,又能接收反射波的裝置,它能在很遠的距離就探測到飛機的行動。這就是世界上第一台雷達。這台雷達能發出1.5厘米的微波,因為微波比中波、短波的方向性都要好,遇到障礙後反射回的能量大,所以探測空中飛行的飛機性能好。為了安全和方便,當時稱這種雷達為CH係統。經過幾次改進後,1938年,CH係統才正式安裝在泰晤士河口附近;這個200千米長的雷達網,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給希特勒造成極大的威脅。隨後,英國海軍又將雷達安裝在軍艦上,這些雷達在海戰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現在,雷達不僅運用在軍事上,還可用來探測天氣,查找地下20米深處的古墓、空洞、蟻穴等。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