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二十章 誰在逐步向我們“進化”——人與機器人(2/2)

作者:董淑亮字數:4730更新時間:2019-09-21 23:10:20

    現在,水下機器人、空間機器人、空中機器人、地麵機器人、微小型機器人等各種用途的機器人相繼問世,許多夢想成為了現實。機器人的手、眼睛、鼻子、耳朵等器官在逐步地向人類的器官“進化”。機器人的手,具有了靈巧的指、腕、肘和肩胛關節,能靈活自如地伸縮擺動,手腕也會轉動彎曲,通過手指上的傳感器還能感覺出抓握的東西的重量,可以說已經具備了人手的許多功能。1967年,美國飛船“探測者3號”就把一台遙控操作的機器人送上月球。它在地球上人的控製下,可以在兩平方米左右的範圍裏挖掘月球表麵40厘米深處的土壤樣品,並且放在規定的位置,還能對樣品進行初步分析,如確定土壤的硬度、重量等。它為“阿波羅”載人飛船登月當了開路先鋒。人們不僅用機器人來做些苦力活、從事高危作業,還用機器人來認字,從事銀行信息統計,編輯的自動排版,在科學實驗和醫療中進行圖像處理與識別。機器人除了能夠手眼並用外,還有靈敏的鼻子,如:我國已經研製成功了一種嗅敏儀,能嗅出丙酮、氯仿等40多種氣體,還能夠嗅出人聞不出來但是卻可以導致人死亡的一氧化碳(也就是我們通常所用的煤氣),還可以查出埋在地下的管道漏氣的位置。機器人的耳朵一般是用“微音器”或錄音機來做的,被送到太空去的遙控機器人的耳朵就是一架無線電接收機……

    目前,人類對機器人能力的評價標準主要包括:智能,指感覺和感知,包括記憶、運算、比較、鑒別、判斷、決策、學習和邏輯推理等;機能,指變通性、通用性或空間占有性等;物理能,指力、速度、連續運行能力、可靠性、聯用性、壽命等。可見,機器人逐步向人類進化、優化。但是,人類也不必擔心機器人會搶“飯碗”,它仍是人類仿生學的產物,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永遠不能代替人類。相信,人隻要善於創造、不斷創造,智慧就永不枯竭,人類將永遠是機器人的主人。

    “小檔案”

    在眾多機器人中,排爆機器人可謂大名鼎鼎。早在20世紀60年代,英國就研製成功排爆機器人。這種履帶式“手推車”及“超級手推車”排爆機器人,已向50多個國家的軍警機構售出了800台以上。後來,英國又對手推車機器人進行改進,研製出土撥鼠及野牛兩種遙控電動排爆機器人。土撥鼠重35公斤,在桅杆上裝有兩台攝像機。野牛重210公斤,可攜帶100公斤負載。這兩種機器人都采用無線電控製係統,在距離目標約1千米的地方可以受人類遙控指揮。排爆機器人一般體積不大,轉向靈活,便於在狹窄的地方工作。機器人車上一般裝有多台彩色CCD攝像機用來對爆炸物進行觀察;一個多自由度機械手,用它的手爪或夾鉗可將爆炸物的引信或雷管擰下來,並把爆炸物運走;車上還裝有獵槍,利用激光指示器瞄準後,可把爆炸物的定時裝置及引爆裝置擊毀;有的機器人還裝有高壓水槍,可以切割爆炸物。由於恐怖活動的猖狂、戰爭的不斷發生,排爆機器人的身影必將時常出現在人類的視野裏,成為人類追求和實現和平的得力助手。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