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四十章 太空裏的“匆匆過客”——植物與“太空育種”(1/2)

作者:董淑亮字數:4648更新時間:2019-09-21 23:10:46

    小問號

    人類的生產生活總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而變化,而且表現在場地、空間的變化上,從最初的陸地到海洋,從大氣層進入地球軌道空間,直至外層空間,每前進一步,都在人類文明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痕跡。太空,永遠神秘莫測,既危機四伏,磁場、失重、太陽風暴等一係列考驗讓人類防不勝防,又魅力無限,空間站、外星人、太空育種等一個個謎團,深深吸引著人類的眼球。那麽,人類為什麽要讓植物種子進行一次次“免費的太空旅行”?小小的植物種子,在太空中成為“匆匆過客”,帶給人類什麽啟發?無疑,這是航天時代最為時髦的熱點話題之一……

    植物在地球上已經存活了億萬年,它的形態、生理和進化始終深受地球重力的影響。在漫長的植物進化史上,它始終沒有離開地球這一生命的搖籃。植物的根有向地性,莖有負向地性,這都是地心引力在起作用。如果它們離開了地球,到沒有地心引力的太空中去,是不是還會生存下去呢?會發生哪些變異呢?宇宙飛船誕生後,伴隨著人類的“飛天夢”,“把植物種子送上太空”、“在太空種莊稼”等奇思妙想在科學家的心目中便萌生了:一天24小時的光照,也是植物生長最誘人的環境之一……

    20世紀60年代初,蘇聯和美國的科學家開始把植物種子由衛星搭載上天,在返回地麵的種子中發現其染色體畸變頻率有較大幅度的增加。

    1982年6月27日,美國“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第四次升空,航天飛機上載有地球上3種普通的植物——鬆樹、燕麥和綠豆。在太空度過了8天後,人們發現這3種植物都很難適應空間的失重情況,許多莖發生了變形,朝幾個不同的方向扭曲生長,根也發生了混亂,有向土壤中長的,也有冒出土壤倒長的。不過,這些植物雖然看上去長得有些古怪,還是活得很頑強、健康的。經生物化學分析,這些植物的木質素生長並不受失重狀態的影響,而且蛋白質增長數量很高。這一結果鼓舞人心。

    1982年8月19日,蘇聯發射了一顆宇宙飛船,把3名宇航員送上了“禮炮7號”太空站,在太空中工作了7個晝夜。女宇航員薩維茨卡婭在“菜園”裏栽上了蔥頭。其實,“菜園”就是不同形狀的容器,盛有人造土壤,以及供給植物生長所需的水、陽光、空氣的自動裝置,並特意加上模擬地球引力場的磁力重力器。7天後,蔥頭上先後生出新芽、長出綠葉。這一實驗證明,在太空中建立溫室進行育種或種植植物是有可能的。

    1987年以後,我國利用返回式衛星和神舟飛船,先後進行了10多次搭載,有1000多個品種的種子和生物材料上天。其中,糧食類有小麥、水稻、大豆、玉米、綠豆、豌豆、高粱等;蔬菜類有西紅柿、辣椒、黃瓜、甜菜、茄子、蘿卜等;經濟作物有棉花、煙草等;花卉有萬壽菊、雞冠花、三色槿、龍葵、荷花、百合等;中草藥材有黃芪、甘草;樹木種子有油鬆、白皮鬆及石刁柏,還有草坪種子……

    科學家經過一係列的太空實驗發現:大豆在太空中根的方向會旋轉180度,因而根失去了向地性;小麥太空開始的生長情況良好,發芽和生長速度都比在地球上快,但是後來沒有抽穗,而且沒有方向地散亂生長,最後都枯萎而亡。這是什麽原因呢?科學家經過研究認為,這是由於失重導致的,植物的生長素不能匯集到莖的彎曲部位,使莖找不到正確的生長方向,隻會雜亂無章地伸展,最後自行死亡。最後,科學家采用電刺激方法,終於使小麥在宇宙飛船上63天能夠結穗,鬱金香在飛船上綻出了花蕾……受此啟發,科學家信心百倍地開始了“太空育種”工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