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十一章 長島海釣之行(2/5)

作者:山西老翁字數:21702更新時間:2019-09-21 23:16:48

    5點半準時出發,小範家離碼頭隻有幾百米遠,不到十分鍾就到了。

    碼頭熟悉的腥鹹味兒非常濃鬱,機動船轟鳴馬達聲響起,停靠著的數十艘船隻開始出出進進。三哥領著我們找到了漁船,船老大居然就是三哥的兒子。

    三哥的兒子二十來歲,一看就是個幹練的小夥子,他還帶著一個夥伴兒陪我們一同出海。兩個小夥子幫我們把東西搬上船後,鑽進駕駛樓,擺來弄去發動了船,顯得十分老到。

    天色漸亮,迎著海平麵吐出的第一縷霞光,我們的船起航了,駛向馬星石礁島釣場。

    我們在船上吃完早點,把帶來的四支3.6米、一支1.8米的海竿繞線輪都上好。準備由大正、老西兒、小彭和我今天大戰一場,小馮做後勤打下手。

    漁船劈波斬浪,在波濤翻卷的海麵顛簸起伏地行進著,遠近處,一隻隻海鷗時而搏著風兒飛翔、時而又急速俯衝紮向海麵。

    一個半小時後,影影綽綽的礁山——馬星石礁島漸漸出現在我們前方,那島周邊已有七八艘比我們早到的船隻在垂釣。

    我們行駛到離礁島五六百米的一個航標附近停船熄火,讓漁船順著海流漂泊。我、大正、小彭早就分別在鉤上掛好管蛆、海兔,準備在船舷兩側下竿。小馮暈船早躲進了駕駛室,沒想到老西兒也爬在駕駛艙前的甲板上暈得有些“不省人事”。

    小彭見狀放下漁竿過去關照他倆。老西兒卻喃喃地說道:“別管我,快去釣你們的吧!”

    上次是大正,這回又輪到老西兒,每次都有些遺憾呀。我一邊想一邊慢慢鬆開輪上的線,把兩隻穿著管蛆的鉤子送入海下。我感到緩緩下沉的鐵墜兒觸到了十五六米深的海底時,輕輕提了下竿,收緊了線。然後不時地提竿落竿,保持鐵墜離開海底,讓六十公分長的子線上的魚鉤掛著的釣餌順著海流漂動起來,誘惑著魚啄食。

    問了下時間,大概7點半多。今天的頭次漲潮還沒有結束,我感到海流還是不小,把線都拉得與海麵快成了45度的斜角。我適當地又送了送線,突然感覺水下連續傳來幾下拉扯的力量。我猛然向後揚竿兒,有些力道,確實中魚啦。我立即搖輪收線,當魚兒還在水下掙紮時,我就向大正他們宣布,開竿了。

    魚被提上了船,撲棱撲棱地還在掙紮。我戴著手套把鉤子從魚大大的嘴巴中摘下。我把這尾七八兩重的大頭、大嘴的黑魚(當地稱做黑魚)放入水袋後,重新穿一截兒好管蛆趕緊又下了竿。

    海釣之所以刺激,就是因為海裏的魚喜好成群追流覓食,往往釣上一條就可能找到一撥兒,連竿兒上了幾尾。

    果真,我的墜兒剛探到底不到一分鍾,又感覺有魚吞鉤扯線。這次傳來的力道很大,竿子被繃成了一道弧形,我一邊挺竿收線,一邊叫大正他們也換上管蛆試一試。

    魚被拉到水麵時我才看清,原來中了雙尾。一大一小,兩條加起來有一斤多重。

    第三竿下得可能有些急,墜兒觸底後沒有及時提竿,顯然掛住了礁石。

    漂動的船把竿子與海麵已經拉成了大斜角,隻好“拔河”硬拽。還好,墜兒沒丟,“賣”了一隻鉤子。

    漁船被海流衝得離開航標數百米遠,偏離了主流道。三哥的兒子發動著馬達,重新向礁島靠近去找流。

    這趟流,我釣上三尾黑魚,大正上了一尾,小彭暫時還沒找到感覺。

    我以前隻是在網上、雜誌和電視上了解了一些海釣知識,諸如“急水釣緩,靜水釣流,釣浪花飛濺,不釣風平浪靜”等。今天看來三哥的兒子有的是實踐經驗,隻見他開足馬力向著馬星石礁山前方露出一片礁石的暗礁群駛去。那地方,有十幾隻海鷗在露出海麵的礁石尖上飛起飛落,不停地向礁石群間被海浪衝起白色泡沫的海流處發起進攻。

    我們到達目標區域後,馬上就投入到第二場戰鬥中。

    這裏的水深不到十米,淺處隻有五六米,釣上的魚個體顯然小,但密度大。順著這支海流漂蕩了二十幾分鍾,我就上了五尾小黑魚、兩尾小黃魚和兩尾小紅魚(三哥的兒子和他的夥伴兒把這種魚叫做“花媳婦兒”)。最大的一尾黃魚(可能是所謂的“六道魚”吧)有一斤多重。大正釣的也差不多,小彭趕在這撥兒終於興奮地“開了竿”。

    大概八九點的時候,平潮了,海麵平靜了許多,陽光斜射在海麵,金波粼粼,不時有魚躍出水麵掀起浪花,幾隻鷗鳥開始在空中盤旋,向下俯衝著。我們開始繞著礁山,尋找新的戰場。

    這時礁山周圍不知什麽時候已經圍聚過來大大小小不下三四十艘垂釣的船隻。

    呈現出一番“百舸爭流、千帆競爭”的熱鬧場麵!

    天熱了起來,我脫掉外套,隻穿著長袖T恤衫和釣魚馬甲,找了瓶水咕嚕咕嚕地就灌了進去。

    小馮似乎緩過點兒勁,老西兒還在艙裏爬不起來,看來今天隻能退出戰鬥了。

    繞到礁山的另一側,先是找到一處流,連下了幾竿都掛了底,我們隻好改變方向到遠點兒的地方去試一試,不行就準備再換地方。反正這會兒也找不到正經流,還不到10點,我就開始提前吃掉午飯,四仰八叉地躺在甲板上,望著天空翻卷變幻的雲朵,聆聽著大海濤湧衝刷礁石的合唱聲,舒展一下身軀吧。

    快到11點,船不知又開到哪裏停下了。大正繃著彎彎的竿子叫我:“起來吧,又開始上魚了。”我坐起身一看,小彭也在上魚。三哥的兒子說道:“已經落了二分潮了。”

    這兒的水深,小彭告訴我。我放了三十多米的線才探到礁底,而且海流還挺急。

    離我們不遠,還有兩隻小船上的幾個當地釣友在船舷邊把線繩繞在手腕上,用“手把式”(用很粗的尼龍線捆住八十公分左右、大約10號粗的鐵絲彎成的架子,中間掛著一個足有八兩一斤重的鐵疙瘩當墜,兩端拴著長長子線捆著的鉤)不停地提提拉拉的,不時也上著魚。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