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33章:百年風雨戰雲疾、王府大旗、扯作虎皮(1/2)

作者:龍淵字數:4536更新時間:2023-01-05 05:08:04

    而當時靠著運糧換取鹽引獲利的陝西商人最多,原本陝西八百裏秦川,自古就是中國糧食主產區。因此“食鹽開中法”讓陝西商人在此後賺取了巨額的銀兩。

    在中國的古代講究男耕女織,也就是說吃飯穿衣都不需花錢買,但是不好意思,食鹽你卻是必須要吃的!

    朝廷正是看準了這一點,所以才製定了食鹽專賣的律法,經過官府允許,開具鹽引的食鹽叫做“官鹽”,是正規合法的食鹽,經營它的商人往往都是獲利巨大。

    也正因為如此,跟官鹽相對的,就有了販私鹽的人。㊣ωWW.メ伍2⓪メS.С○м҈

    因為販私鹽一被抓住就會被判重刑甚至處死,所以這些私鹽販子往往紀律嚴明,武器精良,作風狠辣,動不動就和稽查私鹽的官軍硬拚。

    因此曆史上的反王,很多人都是販私鹽起家的。比如說唐末造反的黃巢,還有朱元璋起義時的對手張士誠、陳友諒、方國珍,全都是私鹽販子出身。

    甚至咱們那位明太祖朱元璋,起義時的經費,也大多是從私鹽上得來的。

    當藍姑娘說到這裏時,沈淵皺了皺眉。

    到現在還沒說到徽商,看他的樣子顯然有點急了。

    這時的藍姑娘擺了擺手,示意馬上就到了,姑娘又接著說道……

    然後到了大明弘治五年,當時的戶部尚書葉淇,將輸糧換引的“開中法”,改成以銀換鹽引的“折色法”。

    也就是說,商人不必再千裏迢迢送糧食到邊關,而是直接拿出白銀就能購買鹽引。於是大量販賣官鹽起家的陝西和山西商人就離開了家鄉,湧入了揚州一帶。

    藍姑娘笑著說道:“在前些年,揚州城裏的陝西和山西商人,靠著販鹽賺來銀子修築園林、蓄養家仆,那可是牛氣得很!”

    當時的揚州人看不慣他們那麽有錢,於是就說這些西北鹽商:“高底饢鞋踩爛泥,平頭袍子腳跟齊。衝人一身蔥椒氣,不待聞聲是老西。”

    “可是他們的好日子,很快就到頭了。”就見這時藍姑娘指了指沈淵笑著說道:“畢竟在淮揚一帶販鹽,那些西北來的商人,還是沒有本地人來的方便。”

    所以在這三五十年之內,兩淮之地的徽州鹽商,開始飛速躥升起來。

    那些徽商喜歡讓子弟讀書,很有耐心地培植官場上的勢力,又有地方上人頭熟的優勢。再加上鹽業本來就是官商色彩很濃厚的行業,所以徽商慢慢在官鹽生意的方麵,做得越來越強。

    到後來,山西和陝西的商人受到擠壓,沒辦法兩夥西北人結成了一股。他們在東關街上修建了氣魄宏大的山陝會館,聯盟起來共同對抗徽商。

    “尤其是在這幾年,”藍姑娘看著若有所思的沈淵,淡淡地笑著說道:“秦晉商人和徽商的矛盾越來越深,他們為了一點點小事,就去打官司告狀。”

    “那些官司一打就是積年累月,誰也不敢服輸,幾乎到了恨不得生吃對方的程度!”

    “所以那十六個死者,如果是有人派他們到聚恒昌錢鋪門前,讓他們做監視徽商行動的暗線。我估計十有八九,是那些秦晉商人派去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