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十一章 第三個軍禮(2/2)

作者:劉戰英字數:4462更新時間:2019-09-22 00:06:12

    據有關資料載,經過幾十年的開采,西露天礦向國家奉獻了煤炭2.6億噸,油母頁岩5億噸,並剝離岩石量16億立方米。這天文般的數字,為國家的繁榮發展和人民的福祉貢獻了多麽巨大的能量呀!

    過去,曾聽有人將煤礦工人不屑地稱作“煤黑子”。因為他們一天工作下來,除了牙齒,通體都是黑的。他們揮鍬掄鎬,幹的是簡單而繁重的體力勞動,即使隨著開采機械化程度不斷提高,鍬與鎬仍然是他們的基本工具,況且產出的煤炭從經濟價格講也並不昂貴。但是,正如莎士比亞所講:“卑微的工作是用艱苦卓絕的精神忍受著,最低陋的事情往往指向最崇高的目標”。不是麽?煤礦工人留給自己的是勞苦與清貧,而給國象和人民大眾捧出的卻是強盛、光明、溫暖、殷實與幸福!

    一生無求品自高。西露天礦,是一首演奏著廣大礦工無私奉獻的不朽壯歌,是展示廣大礦工斐然業績的神聖殿堂。

    可是,任何奉獻都是以犧牲為代價的。據悉,西露天礦現已成為“貧礦”,再開采五、六年將一貧如洗,而留給撫順人民的是一個難以處置的龐然大坑。又聞,如何了卻這個“龐然大物”,有幾個方案,但哪一種方案實行起來都十分沉重。竊以為,既然西露天礦是“亞洲第一大坑”,且又具有不可替代的深厚曆史積澱,何不將其作為“亞洲”乃至“世界”最大的露天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呢?螺旋式的台階加固後鋪上雙向鐵軌,攀緩而上和呼嘯而下的老式火車似過山車樣驚險刺激。大坑底部是“亞洲”乃至“世界”離地平麵最深的人工湖泊:盛夏,碧波粼粼,遊船如織;冬季,將成為天然冰場,滑冰健兒燕鷂似飛馳。如果在大坑上空鋼索飛架,可以設計成“世界淩空一跳”,那扣人心弦的程度絕不亞於世界跳崖大賽。再加上環“大坑”四周修建成不同內容的展館、塑像等等,寓教於樂,使遊人在“寬”“深”中體味當年煤礦工人的付出、大氣與高尚。那麽,西露天礦將成為全國乃至世界獨一無二地愛國主義教育大觀。

    至此,我停立在西露天礦觀景台,眼前浮現出一幕幕煤礦工人勞動奮戰的映像,覺得有了他們的曆史,我們祖國的曆史才愈發完整,愈發充實,愈發壯美。

    於是,我情不自禁地抬臂行了個莊重的軍禮。

    這是我告別二十餘載戎馬生涯退役後行的第三個軍禮!

    第一個軍禮,在黃帝陵麵對那棵具有五千多年曆史的由黃帝親植的軒轅柏。

    第二個軍禮,是在拜謁被譽為字聖的倉頡廟,麵對倉頡發明的古文字碑前。

    而這次向西露天礦行的第三個軍禮,將又昭示作為一個老軍人加文人怎樣的情愫呢?!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