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十七章 慷慨悲歌 燕趙風骨——讀《血色家族》有感(2/2)

作者:劉戰英字數:4592更新時間:2019-09-22 00:06:30

    共和國的旗幟是無數革命先烈的熱血染紅的。其中就包括像任鳳翗烈士這樣的優秀共產黨員。革命傳統狀如萬裏長城,人們所注目的往往是聳立長城頂端的烽火台,而卻忽略了頂起烽火台的城牆上的一塊塊負載沉重的磚。正是這些貌似平凡的磚,才構成了長城的脊梁,才使長城巍峨而壯觀,才引起人民對烽火台的青睞。因此,長城上的每一塊磚,都蘊藏著不平凡的內容,都是一部大書,都值得解讀和歌頌。正是有基於此,作者任彥芳君和鼎力支持這部書出版的人士,方愈發值得稱道。

    同時,《血色家族》的出版,具有很強的現實主義。毋庸諱言,在一個不算短的時期,社會上出現一股顛覆和歪曲革命英雄主義的傾向,對昔日人們崇拜的英雄肆無忌憚地扭曲和惡搞。還有,為數不少的青少年,在社會變革中其人生觀、價值觀和革命觀等出現了質的嬗變。心目中崇拜的不是嶽飛、文天祥、董存瑞、楊子榮、黃繼光等英雄形象,而是唯洋是從,金錢至上,甘當一些時髦的這“星”那“星”的鐵杆“粉絲”,致使精神上嚴重缺“鈣”,肌體患了難以療治的“軟骨病”。這種傾向如果不及時扭轉,對於一個民族和一個國家是相當危險的。一個民族缺失了英雄崇拜,就不知道自己是什麽人;一個國家失掉了優良傳統,就不知道該往何處去。革命英雄主義是中華民族的神聖旗幟和優良傳統。戰爭歲月是如此,今天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也是如此。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重溫井岡山精神時胡錦濤總書記指出,形勢越好越要增強憂患意識,執政越久越要增強公仆意識,條件越優越越要增強節儉意識。要弘揚崇高的革命精神和優良傳統,就是要堅持崇高理想,堅定革命信念,為了人民的利益,不怕犧牲,勇於奉獻。從這個定義上看,《血色家族》不失為一部進行革命英雄主義教育和弘揚革命優良傳統的生動讀本。

    至於談到為什麽燕趙大地多慷慨悲歌之士?餘認為,今日的冀中大地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是遊牧民族和農耕民族角逐和對奕的戰場。腥風血雨,鐵馬冰河,“邊關”冷月,塞外狼煙,在艱苦卓絕和生與死的廝殺抗爭中逐漸培育了燕趙兒女質樸、剛烈、驍勇、驃悍的血性。這就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是地域文化經過多年孕育而形成的情愫和品行。

    最後需要一提的是,任彥芳君身上也同樣流淌著燕趙兒女悲壯的血液,是《血色家族》中的優秀子孫。他雖然不像其父親任鳳翗烈士那樣組織群眾向反動勢力進行血與火的鬥爭,那是因為時代的不同。而他那不唯上,不畏權,敢於秉筆書寫的《民怨》、《天怨》、《魂怨》以及《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等紀實文學作品,就踐行了他在父親任鳳翗烈士的墓前焚化的那首祭詩中傾吐的心聲:“魑魅魍魎如再現,打鬼自由後來人”。這同樣是燕趙兒女錚錚風骨的張顯,是詩意的革命英雄主義的壯懷。

    2007年7月26日寫畢於京華鬆鶴齋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