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章 乾隆初政(2)(2/5)

作者:周遠廉字數:20480更新時間:2019-09-22 00:06:44

    皇祖如此垂青,皇父必然要更加寵愛。若按一般常情,以母親之身份高低和孩子的年齡大小來定諸皇子的地位,那麽,弘曆沒有什麽優勢。他排行第四,生母是四品典儀淩柱之女鈕祜祿氏,十三歲嫁與當時還是雍親王的胤,地位並不高,連側福晉(即側妃)都不是,《清史稿》稱其為“格格”,不過是地位低微沒有封號的小妾。除去早的弟兄以外,他的三哥弘時,母為知府李某之女,被封為側福晉;他的六弟弘瞻,母劉氏為管領劉滿之女,封貴人;他的五弟弘晝之母耿氏,雖也和鈕祜祿氏一樣是所謂的“格格”,但甚受胤寵幸。因此,弘曆之所以得寵,不是靠生母和其他什麽外在因素或偶然的機遇,而是完全靠自己的天資和才幹,以此博得了皇祖的讚賞和歡心,對胤的繼位起了重大的促進作用,因而當然會得到皇父的特殊寵愛。雍正元年八月,世宗在乾清宮西暖閣召見總理事務王大臣、滿漢大臣和九卿,諭告說:已預將嗣君之名書寫於密封的錦匣內,放置在乾清宮正中的正大光明匾額的後麵,日後需要時即從這裏取下宣讀。這個預定的嗣君,不是別人,正是剛剛十二歲的皇四子弘曆。雍正十一年正月,世宗封弘曆為寶親王,從此命他每年代祀北郊,並讓他了解對準部用兵的軍機大事。雍正十三年春,貴州苗疆騷動,世宗特命弘曆、果親王允禮等為辦理苗疆事務王大臣,直接處理涉及改土歸流是否堅持實行的重要國務。

    這位從小就靠自己本事脫穎而出的英俊君主,執掌大權後,當然要繼承他祖先勇於進取的優良傳統,要作出一番轟轟烈烈的偉大事業,第一步就是要革除弊政,安定人心,解決苗疆叛亂及與準部議和問題,以便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為下階段大踏步前進準備好條件。

    第二節“政尚寬大”糾錯補偏。

    一、主寬容戒繁苛。

    乾隆皇帝弘曆雖然對先帝胤勵精圖治的精神和剛強果斷的作風十分敬佩,對其所取得的重大成就表示高度讚揚,但對這位君主的嚴酷手段和政令的煩苛則很有反感,尤其是對由此而可能引起的潛在的政局動蕩更是非常擔心,因此即位初期,便堅決地確立了“政尚寬大”的方針,並采取一係列的具體措施,使這一方針迅速得到貫徹執行。

    從嚴酷到寬容,由煩苛至寬鬆,是一個很大的轉變,而且是很難實現的轉變。清朝諸帝皆一致強調“敬天法祖”,都以盡孝為律己治國之首務,均讚頌先帝是神縱英武,標榜自己是循皇考舊製,揚先祖之業績。在這樣的形勢下,要指責前君的弊政並予以廢除或糾正,是要冒很大風險的,有可能被扣上忤逆不孝、擅改祖製的罪名。特別是新君執政不久,威望甚低,所用大學士、軍機大臣、部院尚書和督撫將軍,基本上是先皇倚任的臣僚,那些弊政多係他們經辦,他們從中獲得了巨大的政治利益和經濟利益,不少人就是憑靠苛刻而由末弁微員青雲直上榮任大臣的,他們能緊跟當今皇上革弊興利嗎?很難。

    盡管麵臨層層障礙和不小的阻力,弘曆並未膽怯畏縮、猶豫遲疑。這位從小依靠個人的努力贏得父祖寵愛而超越諸弟兄君臨天下的年輕皇帝,繼承了列祖列宗勇於進取、善以智勝的傳統,堅決推行以寬代嚴的方針。他想出了一條妙法,既可改變皇父嚴酷之弊,又不授人以冒犯先帝的把柄,即大講雍正帝當時以嚴治國的必要性,將其弊委過於官僚,並反複論述己之主寬與父皇之嚴的內在聯係。

    雍正十三年十月初九日,這位剛登上帝座三十多天的新君,便下諭給莊親王允祿、果親王允禮、大學士鄂爾泰與張廷玉等總理事務王大臣,講述以寬代嚴之事。他說:

    “治天下之道,貴得其中,故寬則糾之以猛,猛則濟之以寬。……皇祖聖祖仁皇帝,深仁厚澤,垂六十年,休養生息,民物恬熙,循是以往,恐有過寬之弊。我皇考紹承大統,振飭紀綱,俾吏治澄清,庶事厘正,……此皇考之因時更化,所以導之於至中,而整肅官方,無非惠愛斯民之至意也。……茲當(朕)禦極之初,時時以皇考之心為心,即以皇考之政為政,惟思剛柔相濟,……以臻致平康正直之治,……(故)朕主於寬。”《清高宗實錄》卷4,頁30.

    乾隆帝在這道諭旨中,主要講了三個問題。一是肯定了皇祖康熙帝玄燁以寬治國方針的正確,認為這項方針使得國家太平,人民安居樂業,全國一片歡樂景象。二是說明皇父雍正帝的主嚴,是出於形勢的需要,怕出現過寬之弊,因而振飭朝綱,澄清吏治,目的還是為了“惠愛”赤子,究其用心而論,與康熙帝的寬大方針並不矛盾。第三點最為重要,是下達這一諭旨的主題,即正式宣布以寬治國,詳細論證己之主寬是十分必要的,是因時製宜,是以柔濟剛,相輔相成,與皇父之政並不衝突,要求總理事務王大臣認真體會己之“寬大居心”和“用寬之意”,嚴明振作,使己能“常用其寬,而收寬之效”。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