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3章 乾隆初政(3)(2/5)

作者:周遠廉字數:20000更新時間:2019-09-22 00:06:44

    最後,官兵軍紀鬆弛,殺良冒功,是造成征剿不力的重要因素。清軍所至,燒殺擄掠、“概將空寨焚毀,甚至將已撫之苗出寨當夫者,輒行誅戮”。像八寨協副將馮茂,設下奸計,巧言欺騙,誘殺降苗六百餘人及頭目三十餘名。官軍的濫施殺害,激起苗民極大憤怒,幸免於死逃脫之人,“播告徒黨,詛盟益堅,多手刃妻女而後出抗官兵”,因而“蔓延不可招撫”。《清高宗實錄》卷3,頁11;《聖武記》卷7,《雍正西南夷改流記》下。

    由於這些原因,從雍正十三年二月二十五日古州各苗寨起事,到八月二十三日世宗去世為止,盡管有六省三四萬官兵征剿,苗亂卻一直延續,而且苗兵還接連攻下黃平、清平、餘慶、青溪等州縣,圍困柳羅、丹江等兵營,“焚掠及鎮遠、思州”,漢民紛紛逃往湖南等鄰近省份,清軍顧此失彼,“疲於奔命”,“驛路四隔”,省城為之戒嚴,黔省大震,西南不寧。《聖武記》卷7,《雍正西南夷改流記》下。

    二、庸碌欽差議停改流。

    雍正十三年九月初七和初九日,剛舉行登極大典的新君弘曆,兩次降諭嚴厲斥責“撫定苗疆”欽差大臣張照,並先於八月二十八日諭令其回京,實即解除其欽差之職,不久又責其“擾亂軍務,罪過多端”,令嚴審具奏。這位自命為“以皇考之心為心”的孝子,為什麽要罷免皇父委任、信賴的大臣?為什麽要如此不留情麵地痛斥其非並要嚴懲?張照究竟有何大過?

    通觀乾隆帝談論張照的十幾次上諭,發現他給張照定的罪狀主要是三條。第一條罪是張照奏請拋棄苗疆,力言“新辟苗疆,當因其悖亂而降旨棄絕”。第二罪為張照假傳聖旨,說雍正帝曾提出“棄置新疆”,並將此作為“密奉棄置之諭旨”,轉告揚威將軍哈元生。第三罪係張照到貴州以後,“挾詐懷私,擾亂軍務,罪過多端”。《清高宗實錄》卷2,頁21、27,卷9,頁9.

    張照確實懷有私心,因而在處理苗變時,領導不力,安排欠妥。他本來就是一個長居京師的文官,不懂軍事,又未做過地方官員,不了解苗疆情況。他之所以主動申請前往貴州,是因為他與鄂爾泰一向不和,看到苗變之後雍正帝指責鄂爾泰“措置不當”,便想乘機抒誠打擊仇敵。《清史稿》卷304,《張照傳》。既不諳苗情,又不會兵法,還挾有私心,當然不可能肩負起“撫定苗疆”的欽差大臣重任,以致一誤再誤,數萬大軍不能奏效,就此而論,乾隆帝說張照“挾詐懷私,擾亂軍務”,是合乎實際情況的,沒有冤枉他。但是,乾隆帝給張照定上的第一、第二兩條大罪,是否確有其事,究竟有多少根據,問題就不那麽簡單了,說服力就不強了。

    張照提出因苗寨變亂而拋棄苗疆,這顯然是十分錯誤的,是目光短淺庸碌之輩的謬論,應予否定和批駁。但是,張照為什麽要這樣做?真是假傳聖旨,與雍正帝無關嗎?不是,張照的拋棄苗疆之說,並不是他的創新,而是按先皇雍正帝的旨意上疏奏請的,是雍正帝首先提出要“棄置苗疆”。這個主張有其深刻的軍事、政治背景。

    古州、台拱等地的苗寨起事,給予雍正帝很大刺激。盡管他親自處理苗事,特設辦理苗疆事務處,調遣六省官兵征剿,遣派欽差大臣,並多次下諭斥責有關官將貽誤軍機,嚴令臣僚克期竣事,還以貴州巡撫元展成經理不當,諭令將其革職留任,如仍失職,即行正法。但這些措施,收效甚微,“大兵雲集數月,曠久無功”,雍正帝氣憤交加,坐臥不寧。原來因辦理貴州等省改流有功而特封一等伯的大學士鄂爾泰,隻好上疏請罪,自認“布置未妥,籌慮未周”,以致台拱九股諸苗“輒行反複,擾累腹地”,懇乞罷大學士職務,削去伯爵。雍正帝諭令解其大學士職,削爵,使其專心養病。這時,一些鼠目寸光、才識低下而又自命為英才的官員,紛紛發表議論,對改土歸流大肆詆毀,“爭咎前此苗疆之不當辟,目前苗疆之不可守”。《清世宗實錄》卷158,頁15;《聖武記》卷7,《雍正西南夷改流記》下。一些官員出於派係之爭,因反對鄂爾泰而反對改流,也乘機而出,大發貶詞。

    在這軍事征剿無效,苗亂滋延及部分臣僚的反對言論影響下,雍正帝動搖了,認為不該在貴州實行改土歸流。雍正十三年七月十八日鄂爾泰上疏請罪時,世宗降諭說:古州苗疆改土歸流之事,鄂爾泰懇請施行,因相信其“居心誠直”,“必有成算”,始允其請。不料從那以後,“苗即數次蠢動,近則直入內地”,詢問鄂爾泰,彼“亦以出於意外為詞”,可見,“是從前經理之時,本無定見,布置未協所致”,“則朕一時之輕率誤信,亦無以自解”。《清世宗實錄》卷158,頁17.過了半個月,八月初三日他又諭告辦理苗疆事務王大臣,說明經理苗疆的目的是為了“安民”、“利民”,不料反而害民,責令地方官員“竭力撫綏”,“救災恤困”。他說:

    “從來經理苗疆之意,原因苗性凶頑,久為地方居民之害,是以計議剿撫,為安百姓之計。若雲利其民人,……若雲貪其土地,則其地本在吾版圖之中。縱使日久之後,苗眾抒誠向化,輸納錢糧,計算尚不及設汛養兵萬分之一,然則國家果何所利而為此哉!……今逆苗突入內地,勾引熟苗,肆行搶掠,良民遭其荼毒,以安民之心,而成害民之舉,朕與經理之大臣安能辭其過耶!……著將此旨通行曉諭各省官弁兵民等,鹹使聞知。”《清世宗實錄》卷159,頁2、3.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