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3章 整頓吏治痛懲貪官(5)(2/4)

作者:周遠廉字數:9446更新時間:2019-09-22 00:06:51

    第四道諭旨,是命劉統勳、定長對明德“秉公嚴訊,不可稍為回護”。其蔣洲案內各犯及現在查出侵虧帑銀的官員,“一並令劉統勳等徹底清厘”。所有各犯監禁於晉省,均須留心防範,嚴行看守,倘有鬆懈,令其自戕滅口,不得明正典刑,則有關人員罪責難逃。③。

    過了三天,十月二十九日,乾隆帝再諭軍機大臣,令速結蔣洲之察。他說:蔣洲勒派屬員,彌補虧空,及將壽張縣木植賣銀補款之案,劉統勳已於楊龍文署中查出勒派銀數清單,並於經過各州縣中提取了七等人連名書劄,此事已確有證據,隻要審訊蔣洲、楊龍文、七三人,即可速為審擬,具奏正法。至於山西通省虧空之事,已降旨命劉統勳會同該撫查辦,此乃在蔣洲勒派本案之外,不妨於蔣洲案完結之後,再詳悉辦理。

    又過了五天,二十二年十一月初五日,乾隆帝下諭,宣布對蔣洲一案的處理意見。他說:蔣洲乃原任大學士蔣廷錫之子,由部屬擢用,任至巡撫、布政使,不思潔己奉公,乃恣意侵吞虧空帑銀巨萬,又複勒派通省屬員,以為彌補之計,“其貪黷狼藉,玷辱家門,實出情理之外”。楊龍文身為監司,曲意逢迎上司,侵帑勒派,不法已極,其情罪實無可寬宥。蔣洲、楊龍文俱依擬即行正法,以昭炯戒。七作劄催取,但以知府迎合司道,較楊龍文罪稍輕,著依擬絞監候,秋後處決。其餘應行擬罪議處各官,仍命劉統勳、塔永寧逐一查明,分別定擬具奏。明德收受蔣洲及各屬古玩金銀等物,已降旨將其革職拿問,解赴山西,命劉統勳審明定擬。拖穆齊圖與蔣洲結納關通,攜取蔣洲古玩,收受銀物,“甚屬貪無恥”,著革職拿解來京治罪。“山西一省,巡撫藩臬朋比為奸,毫無顧忌,吏治之壞,至於此極,朕將何以信人,何以用人!外吏營私貪黷,自皇考整飭以來,久已肅清,乃不意年來如楊灝、恒文等案,屢經發覺,而莫甚於蔣洲此案,若不大加懲創,國法安在!朕為愧憤!”《清高宗實錄》卷550,頁7、8、9.

    蔣洲勒派屬員之案,至此告一段落。此案本係追查布政使蔣洲勒派屬員銀兩,彌補虧空,不料,案情不斷發展,牽扯到巡撫、按察使,涉及監司、知府,並從而查出了晉省不少州縣官員侵吞帑銀,山西吏治之壞、貪風之盛的真情,暴露於光天化日之下,使乾隆帝驚呼“何以信人!何以用人!”他決心痛懲貪官,整頓吏治,斥責塔永寧畏首畏尾欲圖草率了結,誅殺蔣洲,革除劣員官職。身為故相(蔣廷錫)之子、現相(蔣溥)之弟,榮任二品大員山東巡撫的蔣洲,就這樣被作為貪官,綁赴法場,成了刀下鬼,身敗名裂,家產蕩然。當時有不少類似蔣洲出身經曆的官宦之後、身任要職的九卿和督撫藩臬監司,照說應以此為鑒了,可是,從後麵的一些例子看,重蹈蔣洲覆轍的,還頗有人在。

    六、庇護貪吏蔣炳革職九卿受罰。

    乾隆帝在處理恒文、郭一裕、蔣洲等案時,不止一次提到楊灝,楊灝何許人也,為何一再為帝評述?此事還得從乾隆二十一年九月說起。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