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9章 整頓吏治痛懲貪官(11)(2/4)

作者:周遠廉字數:9380更新時間:2019-09-22 00:06:58

    十月二十八日,因永貴奏遵旨已將高樸及阿布都舒庫爾和卓等在葉爾羌城外正法,“回眾俱皆悅服,惟色提巴爾第以此案因伊控告,恐不知者謂其釁,實深愧懼”,乾隆帝下諭為之嘉獎和勸諭說:“高樸平素擾害回人,眾皆痛恨,今見其明正典刑,無不歡悅,自屬情理。至此事由色提巴爾第發覺,頗為奮勉,朕尚當施恩嘉獎,有何愧懼之有。即著永貴傳諭,令其實心辦理,以承恩眷。”③。

    色提巴爾第之所以“實深愧懼”,並不是無的放矢,而是有所指而發。他之上控,使皇親、欽差大臣高樸抄家問斬,同族阿布都舒庫爾和卓等或死或貶,甚至連多年效力為帝寵信蒙受殊恩的鄂對貝勒,亦被牽連,死後革爵,子被譴責,還不用說大學士高晉、署兩江總督薩載、江蘇巡撫楊魁、陝甘總督勒爾錦、陝西巡撫畢沅等大臣,亦因此案而挨訓受罵。得罪了這樣一批有權有勢的達官貴人,今後能不遭其陷害報複?思念及此,確為不寒而栗。

    也許是乾隆帝從永貴的上述奏折,感到了有必要詳細論述高樸之案及朝廷安撫回疆的政策,因此於十一月初七日下達長諭,講述朝廷對“回部”的方針政策,說明嚴懲高樸一夥的必要,訓令大臣、伯克撫綏“回人”,以保回疆安寧。他說:

    “從前各城回眾,於厄魯特時,派喀喇罕前往駐紮,受其種種苦累,覆被霍集占兄弟任意擾害,回子等甚屬難堪。朕因憐憫西域群生,特移平定準部之兵,前往平定回部,安撫地方,即於各城分駐官兵,並派欽差大員經理其事,是以回子等賴以得就生理,各安本業。後素誠在烏什,不知愛養回人,且與阿奇木伯克阿布都拉任意滋擾,於私事輒行派累差使,以致回人怨憤激變,複經派兵平定。迄今二十年來,各處辦事大臣均知守法,撫輯地方,頗屬寧謐,不意高樸又與鄂對、阿布都舒庫爾等朋比為奸,恣意勒索,希圖漁利,私行派撥三千餘人,往密爾岱山采取玉石,夥通奸商,潛赴內地售賣。而鄂對、阿布都舒庫爾等,亦冀攜帶伊等私玉,遂告知高樸,複湊派二百餘人,致令回子力不能支,各懷怨恨,實非意料所及,殊堪駭異!幸色提巴爾第感激朕恩,念地方緊要,據實呈告,永貴即秉公參奏,其事始得敗露,徹底查辦,以肅法紀而輯回民,若再遲一二年不辦,安知不又有如烏什從前之事耶?……(今已懲治高樸等人)又念回子等屢被擾累,甚為可憫,因將高樸所有派累之騰格、普爾,令其於官項內動支,照數撥還。其派出采玉之回子三千餘人,所有明歲應輸錢糧,概行蠲免。(並為防止再有此事,將密爾岱山永遠封閉)……駐紮各回城辦事大臣、官員、伯克等,果能仰體朕愛養回眾之至意,善為撫馭,於伊等應行輸納官賦之外,毫不多為派累,俾新疆回眾永享升平,方不失滿洲體麵,副朕恩眷。倘有肆行擾累,……致令回子怨望,釀生事端,朕必重治其罪,高樸即其榜樣也。……將此傳諭各回城駐紮大臣、官員及伯克等,俾各凜遵奉行。”《清高宗實錄》卷1070,頁29、30、31、32.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