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32章 南巡秋謁祖陵(2)(2/5)

作者:周遠廉字數:14320更新時間:2019-09-22 00:07:07

    其二,編旗封爵,轄隸中央。乾隆帝在安排土爾扈特賑濟物品的同時,即積極籌備讓其首領入覲之事,並特命額駙色布騰巴勒珠爾親王陪其來到熱河。九月初八日,乾隆帝於行圍之伊綿峪大營召見土爾扈特部渥巴錫汗等人,賜賞頂戴冠服等物,並親撰《禦製土爾扈特全部歸順記》和《禦製土爾扈特紀略》兩篇文章,詳述土爾扈特曆史,嘉獎渥巴錫汗歸順,列舉賑濟物品,宣布要按皇祖安置、優恤喀爾喀三部人員之例,優待土爾扈特人。

    第二日,九月初九日,乾隆帝賜渥巴錫汗等人鞍馬,“並令隨圍從觀”,以後多次設宴款待他們。九月十四日,他又下諭封授土爾扈特汗、台吉爵位。他說:渥巴錫等台吉,“因與俄羅斯風氣不同,且不時興兵爭奪,不得安生,仰企朕推廣黃教安撫四夷之化,率數萬人跋涉遠途,不辭勞苦,歸誠效順,殊屬可嘉,自應指地安插,使伊等衣食有裨,並予以孳生牲隻,以資久遠之計。除業經飭交伊犁大臣等辦理外,茲特加恩,賜以封爵”。封渥巴錫為舊土爾扈特部卓裏克圖汗,策伯克多爾濟為布延圖親王,舍楞為新土爾扈特部弼裏克圖郡王,巴木巴爾為畢錫勒圖郡王,恭格、默們圖為貝勒,旺丹、沙喇扣肯、奇布騰、雅蘭丕爾、額墨根烏巴什為貝子,拜濟湖為輔國公,諾海、伯爾哈什哈為一等台吉,阿勒克巴等三十人為一、二、三、四等台吉。“爾等仰叨朕恩,其加意管束所屬,鹹務生理,延及子孫,永荷安全之福矣”。《清高宗實錄》卷892,頁51、52.後又按漠南、漠北紮薩克蒙古之製,編立盟旗,分授各王、貝勒、貝子、公、台吉為盟長、副盟長、紮薩克,完成了漠西蒙古四部悉隸於清的曆史任務。

    在這次秋中,乾隆帝處理的第二件軍國大事是用兵金川。他在秋中,多次下諭指授用兵方略,斥責四川總督德福及大學士、管四川總督事務之阿爾泰庸懦無能,並因其難以改過,而罷革德福四川總督和軍機大臣之職,授文綬為四川總督,命定邊右副將軍溫福帶雲南軍營全部滿兵入川,接替阿爾泰用兵金川之任。由此可見,木蘭秋,的確未曾影響政務。

    第二節  四謁盛京祖陵。

    一、謁陵諸製。

    乾隆帝弘曆在位期間,曾四次到盛京恭謁祖陵。前兩次皆奉皇太後前去。第一次是乾隆八年,他於七月初八日奉母後離京,自暢春園出發,十五日至承德避暑山莊,停駐三日,十九日離山莊,九月二十四日入盛京,十月二十五日返回北京皇宮,曆時三個半月。第二次是乾隆十九年,他奉太後於五月初六日離京,十二日至避暑山莊,七月初五日從山莊出發,八月初七日到吉林城,九月十一日進盛京,十一月十一日返回京師。這次時間最長,前後共四個半月。第三次是乾隆四十三年,因太後於上一年去世,乾隆帝率八旗官兵於七月二十日起行,未經熱河,八月二十四至盛京,九月二十六日回宮。此次因未到熱河,時間最短,來去僅兩個半月。最後一次是乾隆四十八年,年過古稀的乾隆皇帝於五月二十四日從京城動身,二十九日至承德避暑山莊,八月十六日離山莊,九月十七日到盛京,十月十七日回到宮內,曆時將近四個月。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