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40章 再征金川大功告成(2)(2/5)

作者:周遠廉字數:12440更新時間:2019-09-22 00:07:14

    經過反複推敲和深思熟慮,乾隆帝終於下定了發兵征剿小金川的決心。乾隆三十六年七月初六日,他諭告軍機大臣:阿爾泰等奏稱,小金川土舍僧格桑圍攻沃什,“請臨以兵威,以挫其氣”。此折“所見甚是”。“蠻夷自相仇殺”,雖屬常情,不值煩我兵力,但小金川去歲與沃什釁,占據其地,經阿爾泰等親往飭諭,雖遵令退還,但為日無幾,複敢興兵滋擾,“似此怙惡不悛,非複可以理喻”。且現在金川與革布什咱之事,尚未辦完,“而小金川又複效尤滋事,此而不加以懲創,伊等將視內地大臣專務調停和事,不複知所畏忌,於撫馭番夷之道,甚有關係”。小金川不像大金川那樣險阻,今董天弼既親往該處,“竟當統兵直搗其巢穴,或計以誘敵,或竟以力取,將僧格桑擒解省城候旨,另擇馴謹奉法之人立為土司,安撫其地為妥協”,斷不宜仍以和解了事,如此,亦可使大金川聞風震懾,稟受教約,返回本地。③《清高宗實錄》卷888,頁8、9,23、24.

    過了四天,因四川總督阿爾泰奏稱,明正土司甲勒參得沁稟告小金川不聽勸阻,堅攻沃什,並發兵攻占本土司的納頂等寨,他再諭軍機大臣:僧格桑既攻沃什,又侵明正,“若不懾以兵威,番夷豈複知所畏懼”,著於成都調滿兵一千,於綠營選派精銳數千,加上土練,共五千名,“搗其巢穴,務獲凶渠”。倘僧格桑向大金川求救,則諭大金川往掠小金川,“所得財物,即以賚之,惟地力仍還內地”。③。

    由於阿爾泰“惟圖急於遷就了事”,“一味畏首畏尾”,不願也不敢承擔攻克小金川之艱險重任,乾隆帝多次下諭對其厲行申飭。三十六年九月十三日,乾隆帝諭軍機大臣:阿爾泰“總欲圖姑息苟安”,如小金川認罪求饒,“阿爾泰必將遷就,此斷不可”。小金川反複滋釁,“僧格桑竟敢抗拒官兵,實為可惡,尤不可不大示懲創,總以克期覓道進兵,搗其巢穴,擒獲凶渠,將該處番地番戶分給就近各土司編管撫治,並將僧格桑之妻孥近族,及其黨惡土目,盡行俘係,請旨辦理,其事方能完結”。《清高宗實錄》卷892,頁45.

    乾隆帝雖然下定了剿滅小金川的決心,但對於大金川,仍遲遲未能確定征討之方針。他這樣猶豫不決,原因有二:一是大金川兵強勢大,地形險要,“跬步皆山”,難攻易守,不易攻克;二是索諾木尚未正式與官府為敵,表麵上尚屬“安分”。但是隨著征討小金川的順利進行,乾隆帝愈益感到,必須剿滅大金川,才能根除禍根。三十六年十一月十五日,他諭告軍機大臣:若索諾木見小金川已破,“心知畏懼,斂跡退歸,或詣軍營請罪”,可以宥其既往之罪,不必窮究。如索諾木“仍然罔知忌憚,屯聚不退,即當以我勝兵全力,剿擊金川,亦屬一勞永逸之計”。《清高宗實錄》卷896,頁29.過了二十三天,十二月初八日,他再次降諭:“小金川以服屬土司,敢於跳梁肆惡,抗拒官兵,非搗穴擒渠,不足以示懲創”。今大兵分路進剿,若僧格桑勢窮力迫竄入金川,“而索諾木冥頑梗化,桀不馴,其勢斷難中止,豈可一任兩凶豎狼狽為奸,漸致蠶食鄰近土司,甚或擾及邊境,尚複成何事體!我大清正當全盛之時,中外一家,豈容近徼彈丸,獨軼化外!”《清高宗實錄》卷898,頁16.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