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44章 乘機征準開拓新域(2)(2/5)

作者:周遠廉字數:16306更新時間:2019-09-22 00:07:16

    乾隆二十年五月十九日,定邊左副將軍、親王阿睦爾撒納奏章至京,言及大軍於五月初二日進入伊犁,“達瓦齊逋竄遊魂,可計日就縛”。乾隆帝十分高興,立即下諭,再次講述征討準部的必要,數說滿洲王公大臣“意存畏縮”,“懦怯乖張”,強調要遵循“獨運乾綱,主持振作”的家法,諭令群臣要“竭心協誌”,“奮發有為”,並大賞功臣,賜阿睦爾撒納親王雙俸(一般稱其為雙親王),其護衛官員增加一倍,加賞豹尾槍四杆,其子封為世子。班第、薩喇爾俱晉封一等公,賞四團龍補服、金黃絛朝珠。瑪木特晉三等公,賞二團龍補服。賞車淩親王雙俸,所屬護衛官員增添一倍。車淩烏巴什、班珠爾、訥默庫俱由郡王晉為親王,車淩孟克貝勒晉郡王。其餘官員兵丁依次議敘賞賜。大學士、一等忠勇公傅恒獨讚用兵,與帝“協心讚畫”,加恩再授一等公。六月初一日,以平定準噶爾告祭太廟,初七日加上皇太後徽號,頒恩詔,慶賀平準。十三日“回部”霍集斯伯克誘擒達瓦齊,押送於清軍。《清高宗實錄》卷488,頁9―13,卷490,頁2、3、14、17,卷491,頁21,卷499,頁10.至此,厄魯特四部已全部納入清朝版圖,乾隆帝取得了又一輝煌勝利。

    關於厄魯特今後的安排,乾隆帝遵循百年以來行之有效的祖製,采取了對待漠南蒙古和漠北喀爾喀四部一樣的辦法,欲將他們編立四部,分設四汗,實行紮薩克製度。明代前期,漠西厄魯特蒙古分為四部,即準噶爾部、和碩特部、杜爾伯特部和土爾扈特部。土爾扈特部於明末遠徙俄國,而強大的準噶爾部首領巴圖爾渾台吉和多和沁、博頑克圖汗噶爾丹、渾台吉策妄阿拉布坦及其子噶爾丹策零等人,則一直是四部的總汗,其他三部的大小台吉皆須聽命於準部之主。乾隆帝認為四部統一於一人之下,總汗勢力過分強大,是造成幾十年來幹戈頻起、西北不安的主要因素,必須改變這種局麵。因此,他很早就提出要“眾建以分其勢”,要將“四衛拉特”“議編四部,分設四汗”。大軍正式出征之前,乾隆帝具體指定了四汗的人選。他諭告軍機大臣說:“準噶爾平定之後,朕意將四衛拉特封為四汗,俾各管其屬,封車淩為杜爾伯特汗、阿睦爾撒納為輝特汗、班珠爾為和碩特汗。”《清高宗實錄》卷481,頁3.至於準噶爾汗,因尚無合適的人選,他隻原則規定要由其舊汗之家族中的大台吉擔任。

    對於厄魯特四部,皆按照內紮薩克、喀爾喀四部之例,實行紮薩克製度,編立旗分佐領,每部設立盟長、副將軍各一員,有事向清朝派去的駐紮大臣報告,求其轉奏朝廷。各台吉屬下人員應交貢賦,由各台吉自行辦理,其無台吉之宰桑人等所轄人眾,過去是向達瓦齊繳納貢賦,現由定北將軍班第等酌定其貢賦數目。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