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76章 詩、書、文、語兼長文武雙全(1)(1/3)

作者:周遠廉字數:7518更新時間:2019-09-22 00:07:38

    第一節學識淵博著作等身。

    乾隆皇帝天資聰穎,性格剛強,勤奮好學,數十年如一日,因而不僅能善理朝政,指揮征戰,並且學識淵博,武藝高超,詩文兼長,這一切又為他勤理國政,創造“文治武功”,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條件。

    乾隆皇帝酷愛行圍打獵,身手不凡,有一次前往盛京謁陵,在侍衛人員的保護和安排下,他先後射死了老虎十餘隻。他有很高的語言資賦,精通滿文漢文。為了完成用兵準、回,征討金川,安定西藏的宏偉事業,他“自乾隆八年以後,即誦習蒙古及西番字經典”,一直繼續五十餘年,研討不停。與此同時,他又學習“回語”(即維吾爾語)和“唐古特語”(藏語),從而成為當時罕有的通曉滿、漢、蒙古、維吾爾、藏及安多(藏語的四川西北部方言)等五種文字的語言學者。這對他的治政用兵起了很大的作用。《聖武記》卷五對此盛讚說:“初,上習蒙古語,及平回部、金川,即習回語、西番語,茲因班禪來覲(乾隆四十五年),複習唐古特語,故重譯朝見,告語如一家。”

    乾隆帝非常喜歡書法,造詣較高,長期書寫不倦,內而北京皇宮,外而名山古跡,所到之處,無不握筆題字,墨跡之多,罕與倫比,他可算是題字遍天下、流傳千百年的書法家。現將其在巡幸江寧時所題之匾聯選錄幾幅於下,以見一斑。

    龍潭行宮:

    攬勝龍潭。岡巒縈繞桑麻富州渚參差槳通。

    慈應寺:

    慈雲普應。地近秣陵飛法雨江連天塹聽潮音。

    閱兵台:

    整暇精嚴。詰式宜豫升平時振武先殷文物邦。

    雞鳴寺:

    聲覺大千。法身常現寶塔品空界似謂曇缽香。

    明陵:

    開基定製。戡亂安民得統正還符漢祖立綱陳紀遺模遠更勝唐宗。

    乾隆帝著有大量文賦,僅編成的《禦製文集》即有三集,共一千三百五十餘篇。這些文章固然有不少是逢場作戲敷衍成篇的,但也有許多具有重要的政治意義和曆史價值。比如,他於乾隆五十八年寫了一篇《禦製喇嘛說》,全文如下:

    “佛法始自天竺,東流而至西番,其番僧又相傳稱為喇嘛。喇嘛之字,漢書不載,元、明史中或訛書為剌馬,予細思其義,蓋西番語謂上曰喇,謂無曰嘛,喇嘛者謂無上,即漢語稱僧為上人之意耳。喇嘛又稱黃教,蓋自西番高僧帕克巴始盛於元,沿及於明,封帝師、國師者皆有之。我朝惟康熙年間始封一章嘉國師,相襲至今,其達賴喇嘛、班禪額爾德尼之號,不過沿元、明之舊,換其襲敕耳。蓋中外黃教,總司以此二人,各部蒙古一心歸之,興黃教即以安眾蒙古,所係非小,故不可不保護之,而非元朝之曲庇諂敬番僧也。其呼圖克圖之相襲,乃以僧家無子,授之徒,與子何異,故必覓一聰慧有福相者,俾為呼畢勒罕,幼而習之,長成乃稱呼圖克圖,此亦無可如何中之權巧方便耳,其來已久,不可殫述。孰意近世其風日下,所生之呼畢勒罕,率出一族,斯則與世襲爵祿何異。予意以為大不然,蓋佛本無生,豈有轉世,但使今無轉世之呼圖克圖,則數萬番僧無所皈依,不得不如此耳。去歲廓爾喀之聽沙瑪爾巴之語,劫掠藏地,已其明驗,雖興兵進剿,彼即畏罪請降,藏地以安,然轉生之呼畢勒罕,出於一族,是乃為私,佛豈有私,故不可不禁。茲予製一金瓶,送往西藏,於凡轉世之呼畢勒罕,眾所舉數人,各書其名,置瓶中掣簽以定,雖不能盡去其弊,較之從前一人之授意者,或略公矣。夫定其事之是非者,必習其事而又明其理,然後可。予若不習番經,不能為此言,始習之時,或有議為過興黃教者,使予徒泥沙汰之虛譽,則今之新舊蒙古畏威懷德太平數十年可得乎?且後煽亂之喇嘛,即正以法,元、明曾有是乎?……茲之降廓爾喀,定呼畢勒罕,適逢時會,不動聲色以成之,去轉生一族之私,合內外蒙古之願,當耄近歸政之年,複成此事,安藏輯藩,定國家清平之基於永久,予幸在茲,予敬益在茲矣。”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