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85章 盛極漸衰英君病逝(3)(3/4)

作者:周遠廉字數:10876更新時間:2019-09-22 00:07:43

    在這樣勒索壓榨下,民不聊生,“官逼民反”,川、楚、陝、甘、豫五省白蓮教領導的曆時十年的大起義終於爆發了,嚴重地打擊了封建統治階級。

    第三節蓋棺並未定論高宗功過待人。

    評說。

    一、《遺詔》自述一生諱過揚功。

    乾隆皇帝於二十五歲繼位為帝時,曾默禱皇天,若能在位六十年,即當傳位於嗣子,不敢逾越皇祖執政六十一年之數。他於乾隆三十八年密定以皇十五子琰為嗣位皇子,在六十年九月初三日正式向諸皇子、皇孫、王公大臣宣布立琰為皇太子,以明年為嘉慶元年。嘉慶元年(1796年)正月初一日,乾隆帝舉行傳位歸政大禮,授皇帝之寶於皇太子,使其即位為皇帝,尊己為太上皇帝,“凡軍國重務,用人行政大端”,仍歸己主持。

    嘉慶四年正月初二日,乾隆帝因自上年十一月後籌辦征剿白蓮教起義之軍務,“心體焦勞,以勤致疾,少間,猶訓政無倦,召見臣工如常”。當日早晨,他還切盼獲勝喜訊,特寫《望捷詩》。這也是他最後的一首詩,其文為:

    “三年師旅開,實數不應猜。

    邪教輕由誤,官軍剿複該。

    領兵數觀望,殘赤不勝。

    執訊速獲醜,都同逆首來。”

    當天晚上,乾隆帝病危,於第二日即正月初三日辰時去世,享年八十九歲,旋即尊諡為“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孝慈神聖純皇帝”,廟號高宗。

    正月初三日,乾隆帝之遺詔下達。他在這道遺詔裏,對自己的一生作了如下的評價:

    “……即位以來,日慎一日,當重熙累洽之期,不敢存豫大豐亨之見。敬思人主之德,惟在敬天、法祖、勤政、愛民,而此數者,非知之艱,行之維艱。數十年來嚴恭寅畏,弗懈益虔,每遇郊壇大祀,躬親展恪,備極精?,不以年齒日高稍自暇豫。中間四詣盛京恭謁祖陵,永維創業之艱,益切守成之懼。萬幾躬攬,宵旰忘疲,引對臣僚,批答奏章,從無虛日。各省雨?豐歉,刻係懷抱。凡六巡江浙,相度河工海塘,軫念民依,如保赤子。普免天下錢糧者五、漕糧者三、積欠者再,間遇水旱偏災,蠲賑兼施,不下億萬萬,惟期藏富小民,治臻上理。仰賴天祖眷貽,海宇升平,版圖式擴,平定伊犁、回部、大小金川,緬甸來賓,安南臣服,以及底定廓爾喀,梯航所至,稽首輸忱,其自作不靖者,悉就軫滅,凡此朕功之疊奏,皆不得已而用兵。而在位日久,經事日多,祗懼之心,因以日切,初不敢謂已治已安稍涉滿假也。……近因剿捕川省教匪,籌筆勤勞,日殷盼捷,已將起事首逆緊要各犯駢連就獲,其奔竄夥黨亦可計日成擒,蕆功在即,比歲環宇屢豐,祥和協吉,衷懷若可稍舒,而思艱圖易之心,實未嚐一刻弛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